學校的第一要務就是為社會培養人才。學校擔負著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職責,而校園文化作為一所學校精神風貌的直接體現,對學生的身心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關乎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學校應該將培育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做好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

近些年來,國家對鄉村校園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加,如今許多農村學校都有了新的教學樓和先進的教學設備,師資力量已有了長足的提高和進步。然而,鄉村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卻依然滯后,依然存在著很多薄弱環節,不少學校只盯著學習成績不放,忽視了學校的文化育人功能,大部分學校領導和教師還沒能從思想上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作為一名鄉村小學校長,在本校的文化建設過程中,我結合了本地的自然經濟條件以及在校師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進行了以知識為引領,以愛心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培育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樹立自身獨特的校園文化內涵。

打造書香校園

讓學生感受知識的溫度

打造書香校園,首先要做好課堂內的教學工作,課本知識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只有首先抓好課堂,抓住書本,才能使學生獲得基本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和課外的知識拓展作好充分的準備,課堂優質高效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策略。為實現“課堂質優高效,學生樂學輕負”的辦學特色,未來的六年中學校將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積極建構動態、生成、開放、和諧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的三個優化:一是優化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動態生成,促使學生主動發展;二是優化教學方法,提倡激活思維的“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方法,積極利用多媒體網絡和教學一體機輔助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具新穎性;三是優化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和諧,讓課堂充滿微笑、充滿激勵、充滿競爭。

在書本教學的基礎上,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知識搶答賽、讀書筆記展示、讀書演講賽、讀書征文等活動,以讀書長知識,以讀書增智慧,以讀書促養成,以讀書樹理想,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

我們想方設法創設了多種渠道的讀書活動:一是學校按照上級推薦書目的要求,補充購置了200余冊圖書;二是向學生全面開放圖書館。三是學校為各班級配置了書架,建立了富有個性的圖書角,班級圖書角成了學生讀書的另一個重要陣地。四是開展“書香家庭”快樂讀書活動。我們積極與學生家長聯系,讓父母和學生一起讀書,書情加親情,對學生的閱讀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五是開展主題班會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的主題班會活動。切實增加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從實踐中體會到讀書帶來的樂趣。

尋找最美教師、最美學生

讓孩子常懷感恩之心

為了幫助學校家庭困難的孩子度過寒冷的冬天,學校積極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捐贈活動,號召師生捐衣捐物,掀起了互助友愛的熱潮。尤其是來我校支教的王麗萍老師,為學生捐贈290余件圍巾、手套,被我校授予“最美教師”榮譽稱號。

我校畢業生胡鵬舉,現為銳捷網絡公司副總裁,為回報家鄉,感恩母校,特捐資助學,設立“銳捷基金會”獎學金,每年獎勵20名洽川籍品學兼優的學生,每人1000元,總計2萬元,另每年一萬元用于學校基礎設施改善和添置。此外,每學年縣局資助中心分配的幼兒園困難家庭補助和寄宿生生活補助工作,我們都根據個人申請按照相關政策認真核實,逐戶調查,村委蓋章,按時公示并及時發放。

王麗萍老師的慷慨捐助和畢業生胡鵬舉的捐資助學,讓很多在校學生,特別是貧困學生感受到了真切的溫暖,雖然一件衣服、一只手套、1000元錢并不能徹底改變他們的實際生活狀況,但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片刻的溫暖,這份實實在在的愛心,讓學生對老師、對學校產生了很強的歸屬感和信任感,這種心換心、心交心的情感十分難得,學生逐漸地把學校當作家里,把老師視為親人,開始更有動力、更加勤奮地學習文化知識,在心中立下自己的小小志向。

努力辦好家長學校

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

學校成立了“家長學校”,定期向家長報告,介紹教育經驗,討論教育方法。今年召開家長會兩次,組織家長觀看教育光盤,大大提高了家長的教育水平。針對安全工作,學校印發了《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征求家長對學校的意見,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學校還邀請家長到學校參觀我們的餐廳、宿舍,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學校建立了家校聯系卡,使學校和家庭能及時聯系,共同教育好學生。

我校今年有留守兒童52名,為了讓留守兒童愉快地學習和生活,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校積極采取新措施,切實加強關愛“留守兒童”工作。

我校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制度,開設親情電話,建立聯系卡制度和結對幫扶制度,實行點對點幫扶。同時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安排有心理教育經驗的教師為“留守兒童”作心理健康咨詢。時刻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

瀟瀟春雨后,簇簇滿園芳。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艱巨的工程,需要全體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