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礎促應用 創新管理謀發展——榆林市全面推進實驗教學工作紀實
作者:榆林市電化教育館 張懷東 楊文旭
發布時間:2018-12-25 15:15:2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榆林自古崇文重教,厚學固本,為國家輸送了大批杰出人才,在西北地區享有崇高聲譽。在厚重文化的滋養浸潤和歷屆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榆林教育蓬勃興起,崛起壯大。進入新世紀后,榆林教育事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市委市政府嚴格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教育事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組織上靠前領導,經費上全面保障,建設上優先安排,工作上鼎力支持。確立了以榆林城區為重點,以提升東部、強化西部、發展南部、優化北部為核心的“一體四翼”發展決策,先后實施“雙高雙普”、創建省級教育強縣和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三大重點工程。短短六年時間,所有縣區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實現標準化和優質化。在全面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榆林高度重視內涵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新開展實驗教學,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榆林市現有公辦、民辦中小學幼兒園1650所,教職工61285人,在校學生662239人。近年來,榆林市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工作,在省教育廳的精心指導下,圍繞“建、配、管、用、研、訓”六個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規范教學管理,創新考評機制,推動了實驗教學工作規范化、常態化、高效化開展。
優化設施配置
提升服務功能
近年來,榆林市累計投入9.6億元,完善全市中小學功能部室建設和設備裝備,通過大手筆投入,中小學幼兒園基礎裝備大幅改善。
一是功能部室實現標準化。全市中小學建成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地理、歷史、通用技術等各類標準化功能部室5738個,村級完全小學以上學校全部建齊了各類實驗室,城鄉幼兒園配齊了各類功能部室,并按照標準配齊配足各類設施設備。為全面提升功能部室建設水平,市教育局組織開展實驗室標準化創建活動,共建成市級標準化實驗室示范校103所,省級標準化示范校11所。
二是功能部室實現信息化。所有學校寬帶網絡接入率達100%,所有教室和功能部室全部配備“班班通”設備,更新計算機14萬臺,全市師機比達1[∶]1,北部縣區生機比達到5[∶]1,南部達到7[∶]1,建成了實驗管理、素質教育等監測平臺,教學、教研、實驗、管理實現了信息化。
三是實驗教學實現現代化。先后建成156個智慧教室、109個創客實驗室、80個數字化探究實驗室、48個數字書法教室,1個科普實驗館,124所學校建成3D打印室。建成榆林市教育數字圖書館,擁有80萬種電子圖書、6000多種數字期刊、300多種數字報紙,可供10萬名師生同時在線閱讀學習。
強化管理措施
規范實驗教學
為全面加強實驗教學工作,榆林市教育局通過統一制度、統一標準、統一監管、統一考核實行“四統一”強化管理,有效規范了實驗教學。
一是統一制度。出臺《榆林市中小學實驗教學常規管理細則》《榆林市中小學實驗儀器管理制度》《危險藥品管理制度》《實驗室工作人員崗位職責》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明確市、縣、校三級管理工作體系和相關機構職責任務。
二是統一標準。制定《榆林市中小學實驗教學指導目錄》,分學科分年級制定中小學分組實驗、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目錄,嚴格規定不同學科、不同年級實驗類型、實驗次數和實驗內容,統一了實驗教學標準要求,夯實了工作任務。
三是統一監管。榆林市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效利用實驗教學管理平臺,強化實驗教學過程性監管,要求學校將每次分組實驗的照片、實驗計劃和實驗結果,及時上傳到實驗教學管理平臺上,電教館管理人員及時審核獲取真實有效的實驗課程開設數據,對學校實驗課程開設、規范情況實施了有效的過程性監管。
四是統一考核。嚴格實行縣區自查、市上督查制度,榆林市教育局每年對各縣區和市直學校實驗教學工作進行督查考核,考核結果全市公布,并計入教學工作年終考核評價體系。并將實驗教學成效納入到家長評學校、教師評學校、學生評教師“三評一訪”活動中,保證了實驗教學開出率達到100%。
狠抓常規應用
創新實驗教學
榆林市教育局以應用為抓手,強化實驗教學工作。
一是抓好常規教學促應用。市教育局先后兩次召開全市實驗教學現場會議,在全市中小學全面推行實驗教學“三開,四開放”,要求各學校開足、開齊、開好每一門實驗課;所有實驗室、活動室、圖書室、微機室全部開放。部室專職管理人員按時值守,隨時滿足學生探究實驗實踐,有效盤活了資源,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先后有14所學校參加全省青少年航模錦標賽,在九個項目比賽中,8人獲得第一名。高新中學在澳大利亞國際機器人大賽中獲得“最佳新秀獎”。
二是推行特色社團促應用。在全市中小學全面開展“三個一” 素質教育工程,所有學校在星期三下午開展“無課日”活動,全部開展科技、藝術、實驗探究等社團活動,提高部室使用率,豐富校園文化。文化立校、特色辦校、質量強校素質教育辦學理念融入到各個學校,多元化學生發展評價機制逐步形成。
三是嚴格實驗操作考試促應用。從2013年起,我市率先在全省改革初中畢業生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核機制,出臺《榆林市初中理化生實驗考試管理辦法》。考試時,所有考場全部安裝視頻監控器和信號屏蔽儀,嚴格對照準考證和身份證核對考生信息,考生隨機抽簽編組,隨機編號,循環考試,引進第三方專業測評人員對考生實驗步驟、實驗過程、實驗結果逐項賦分,考核成績現場公布。做到組織嚴密,環節嚴謹,考核公正,陽光透明,獲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普遍贊譽,多次受到省上表彰。
加強“研訓”工作
提升師資水平
建設一支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雙過硬教師隊伍,是推動實驗教學高效開展的必要保證。我市從“聘、訓、賽、研”同步發力,提升實驗教學教師隊伍素養。
一是加大教師招聘力度。五年來,通過特崗教師、事業單位招聘等方式,全市累計招聘理化生、科學、信息技術等專業教師2658名,進一步充實了薄弱學科教師隊伍,實驗教學實現專業化和專職化。
二是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全面實施“實驗教師專業技能提升計劃”,先后組織所有教學骨干赴北京、西安、濰坊、蘇州等教育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經驗,全市每年舉辦多次實驗教師業務培訓會,累計培訓實驗教師、實驗員近6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師資隊伍水平。
三是搭建交流比賽平臺。市上每年組織實驗教學“七個一”活動,即組織一次市內實驗教學亮點學校觀摩活動;舉辦一次實驗教學技能展示活動;開展一次實驗教學優質課件評選活動;組織一次實驗教學教具制作競賽活動;舉辦一次新媒體新技術教學大賽活動;組織一次微課評選活動;開展一次優課構建活動。通過開展“七個一”活動,在全市形成了比學趕超良好氛圍,也有效提升了教師專業素養。
四是強化實驗教學教研。扎實開展“百千萬工程”,在聯片校區、共同體學校推行“青藍計劃”,借助骨干教師工作室坊站,加強聯合教研和課題研究,實驗教學工作構建了線上線下相融合,教學教研相并進的長效機制。近年來,市教育局連續6年榮獲全省實驗教學技能操作大賽優秀組織獎。2017年14名教師在高中理化生實驗操作技能大賽上獲獎,奪取生物學科4個一等獎,摘取全省獎杯數量和獎杯質量雙桂冠。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黨的十九大強勁東風的推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堅信:榆林教育事業一定會在新的時代,開辟新的征程,煥發新的氣象,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