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教育扶貧“四步走”戰略助力脫貧攻堅
作者:孔祥娜
發布時間:2018-12-24 22:06:1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做好宣傳:山陽校園傳唱《教育扶貧歌》
“縣政府,抓整合,統籌資金有著落。建檔立卡大學生,部屬省外去求學。17年八月起,資助中心來辦理。每生每年肆仟元,連續資助整四年。”今年,山陽中學的校園里有許多剛剛參加完2018年高考的高三學生正在朗朗上口地誦讀著《教育扶貧歌》。這是山陽縣科教局全面宣傳教育精準資助政策的又一重大舉措。
2018年以來,山陽縣堅持以“貧困戶對教育扶貧政策知曉率低”問題為導向,多措并舉,全面提升教育扶貧政策知曉率,確保資助“全覆蓋、不遺漏”。 縣科教局組織編寫的《教育扶貧歌》淺顯易懂、朗朗上口,印制4萬份,已送達到全縣每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學習領會教育扶貧資助政策,結合資助實際,以《教育扶貧歌》為載體,采取誦讀、快板、文藝節目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向學生、家長、干部、群眾宣傳教育扶貧資助政策,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切實提高群眾對教育資助政策的認可度和知曉率。
教師結對幫扶:“6個1”把扶貧做到“家”
今年以來,山陽縣以“6個1”行動為抓手,通過校內關注、課下談話、課業家訪、電話溝通、課外輔導等形式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的結對幫扶活動,助推教育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個1”工作舉措(每天關注一次、每周輔導一次、每月談心一次、每季度溝通一次、每學期家訪一次、年終送溫暖一次),進一步規范了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生的幫扶行為,重點從貧困學生的生活、學習、品德養成、心理調適等方面入手,通過校內關注、課業輔導、家校溝通、課外談心、大家訪等形式,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優化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品行、樹立遠大理想,力所能及地為孩子們送溫暖。實現教師與貧困學生雙受益的目標,助推全縣教育扶貧脫貧工作。一年來,山陽縣近4000名教師結對幫扶1.7萬名學前幼兒到高中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為貧困家庭發放資助政策宣傳彩頁9萬余份,家訪4萬次,開展課外輔導6萬節次,為學生送溫暖3萬人次,教育系統廣大教師用心用情用智,幫扶著每一位貧困學生,講述著無數個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教育脫貧、扶貧故事,實現了“山陽教師人人奉獻愛心,貧困學生個個得到關愛”的目標。
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由“扶貧”到“脫貧”
與幫扶學生不同,對于農民的幫扶,山陽縣采取了“送下鄉”“送下村”“ 送到群眾家門口”的“三送”策略,并配合集中培訓與小組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個別因特殊情況不能參加的采取上門培訓或者發放自學材料自學。充分發揮當地“田專家”“土秀才”的示范帶頭作用,創設濃厚學習氛圍,使學習效果得到了保障,知識真正送到農民的頭腦里。
同時,深入鎮、村調查研究,結合地域實際和貧困戶產業發展需求,合理制定了培訓方案,確定了農業種植、養殖、電子商務、商品營銷、家政服務、家電維修、餐飲服務、酒店旅游服務等專業實用技術課程培訓專業,開展了實用性、針對性較強的實用技術及勞動力轉移培訓。
為了加強效果,縣科教局在教師選用上,聘請資歷高深的高級技術人員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鄉土人才進行授課;在授課方式上,以體驗式、啟發式、問題式、互動式教學,理論講解通俗易懂,實踐操作現場示范,培訓氣氛活躍,學員學習興趣濃厚,已有產業發展技術上得到了指導,很多學員,特別是新增的貧困戶學員,通過培訓,普遍表示要立即行動,發展產業。
截至目前,共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共1.2萬人次。第一季度開班8期,培訓709人次;第二季度開班37期,培訓5542人次;第三季度開班44期,培訓3651人次;第四季度開班20期,培訓2098人次;其中貧困戶5928人次。培訓內容以種植、養殖為重點,同時開展政策、法律法規、文明村鎮禮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并協助江蘇金螳螂集團完成了275名建檔立卡戶農民的技能扶貧培訓任務。絕大部分受培人員表示,有望通過學到的技術擺脫貧困。
高校結對幫扶:為脫貧攻堅注入一支“強力劑”
今年10月15日上午,西北大學長安校區“雙百工程優質農產品進高校直通車”消費扶貧活動啟動儀式上,西北大學校友企業創客云商平臺10分鐘就為山陽縣智源牌琥珀核桃仁銷售1000份。這次活動是由陜西省高教工委組織45所高校與結對幫扶縣區集中簽約會時的一個場景。會上,山陽縣與西北政法大學簽署了102萬元農特產品進高校消費扶貧協議書。這一協議的簽定,將有效解決山陽縣貧困戶農特產品的銷路問題。
西北政法大學選派青年干部梁菁來團縣委掛職,負責協調對接高?!半p百工程”實施。并簽署了結對幫扶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援建協議、優質生源基地協議、村支部活動室援建協議,投入40萬元支持山陽中學科技活動中心和板巖鎮2個村黨支部黨員活動室建設,幫助板巖鎮寧家灣村和曹家寺年底實現脫貧退出。此外,還簽署了102萬元農特產品進高校消費扶貧協議書。西北政法大學還結合自身優勢將學生教育教學和學術實踐平臺--“市場營銷大賽”與漫川關景區旅游業推廣相結合,推出了“漫川關杯”市場營銷大賽精品文化幫扶項目,該項目得到省教工委、省扶貧辦的大力支持,省內30余所高校2萬余名師生參與,52支隊伍進入決賽,在漫川關鎮舉辦的以山陽旅游資源為題材的“漫川關杯”市場營銷大賽的部分決賽活動,為山陽縣全域旅游產業推廣貢獻了高校智慧。隨后,西安郵電大學與山陽縣政府召開席會議,深度對接聯幫聯扶工作,開出了2018年產業和教育5項幫扶清單:資助該校山陽籍建檔立卡戶學生;幫扶山陽縣城區第三小學和兩嶺鎮九年制學校信息化建設;培訓全縣學校財會人員;做好農民學歷教育工作;舉辦電商人員和快遞員培訓工作。高校系列的幫扶活動為山陽縣的脫貧攻堅注入了一支“強力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