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這里工作,覺得心里爽快!”在陜西省銅川市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先后工作過22年的退休教師段公社,回想起學校四十年來的巨大變化,感慨萬千,“以前根本想象不到現在的樣子。”

位于革命老區照金的北梁紅軍小學創建于1955年,原來校舍簡陋,生活條件艱苦。但自2002年學校遷建新址后,辦學條件、生活條件等各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山里娃娃享受著和城里一樣的教育。

艱苦的往昔歲月

12月5日,一場雪花飄飄灑灑,天氣寒冷。沿著蜿蜒的山路盤旋而上,陳家坡會議舊址坐落在半山腰,廣場上那盞飄著紅絲帶的馬燈雕塑在群山中分外耀眼。再往上走不遠,就是北梁紅軍小學的老校址。兩排簡陋的房屋呈“L”形分布,一排土坯墻瓦房曾是師生的生活用房,另一排紅磚平頂房是教室。不大的地方,長滿了半人高的野草。

學校舊貌

四十年前的北梁紅軍小學布局大體如此,只不過是更簡陋的兩排土坯房。段公社1978年剛剛參加工作,在本地別的學校當老師,學校教室是土窯洞,兩邊土墩架上木板就是課桌,一塊木板就是黑板。1989年他到北梁紅軍小學任校長,學校有60多名學生,四位老師,除他外其他人都是代課老師,對學生采取復式教學。冬季太冷,老師們找人壘火炕,從山上撿來柴火燒炕取暖。孩子到校都提個火盆,撿些柴火在外面燒完提進教室取暖。學生們要走十幾里山路上學,背上干糧,一天幾頓飯都是就著學校提供的開水吃饃。

1998年他第二次調回北梁紅軍小學時,艱苦的條件沒有得到大的改觀,只是桌凳換成了木頭做的,架子房變成了平房。老師們自帶糧食、蔬菜,由村上找人做飯。學生放學回家了,老師要出去撿柴火、挖野菜。一公里外溝里的水潭是師生們的水源地,吃水要抬。遇到冬季下雪上凍,水晃出來,路面濕滑,就得顫顫巍巍抬行,要在陡坡上挖出一個個臺階以防摔倒。夏、秋季洪水來臨,學生放學被山腳下河水擋住,老師要一一背著孩子趟過河,才返回學校。

2000年6月之后,北梁紅軍小學破爛不堪的現狀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先后獲得捐資15萬元,群眾再集資5萬元對學校進行遷址新建。遷到新址后的北梁紅軍小學,翻開了學校歷史上新的篇章。

山區小學的大變化

2002年9月,北梁紅軍小學搬到了交通便利的山腳下,用校長封崗戰的話說:“學校原來所用的東西,三輪車只跑了兩趟就搬完了。”此時,學校地方大了,建起了兩層教學樓。

新校貌

2003年以后,學校逐漸硬化了操場,綠化了庭院,添置了設施設備,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學校引來村里抽取的泉水,師生們喝上了干凈的自來水。2008年布局調整中只保留了一至三年級,周邊撤并的學校學生都來上學。2018年,老師們住上了寬敞明亮、功能齊全的教師周轉房。學校廚房用上了天然氣,告別了煙熏火燎的學生食堂。不僅如此,學校還安裝了飲用凈水器和熱水器。冬季孩子們坐在溫暖的教室上課,師生們洗上了熱水澡。每天早晚,黃色校車接送一百余名孩子奔跑在山間上下學,成為山區一道亮麗的風景。

2018年5月,孩子們把家鄉的變化、學校的發展和立志成才回報社會的決心匯成了一封書信寄給了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孩子們收到了總書記的親筆回信,師生們感到無比激動和振奮。大家表示,一定會按照總書記的指示,懷抱感恩之心,努力學習,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紅色教育指引孩子成長

12月5日下午,在北梁紅軍小學教學樓二樓,四年級孩子在老師的講解演示下,認真聽講安全逃生知識。老師在電子白板上用PPT演示,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突然,哨聲響起,濃煙滾滾,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低著頭、捂著鼻快速撤到操場。演練結束,全校141名學生圍成圈,由老師示范滅火器的使用,四個學生體驗了科學滅火。每月的安全主題演練,讓山里娃娃們增長了課堂以外的知識。

老師用信息化手段教學

學生學習科學滅火

學校不僅在硬件方面進行了改善,師資隊伍、教學手段、辦學理念等軟件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學校現有老師13名,支教老師3名,教師隊伍知識化、年輕化。與當地北街小學組建成紅色教育聯盟,對接幫扶,紅色資源共享。先后與北京新中國外交家紅軍小學、江蘇淮安周恩來紅軍小學等名校結對,派師生到北京、上海等地參觀學習,使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學校以照金精神為靈魂,開展了系列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紅色基因傳承“135”模式。各種紅色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學校的輻射力、影響力不斷擴大。2018年6月1日,在照金1933廣場開展了“習爺爺給我們回信了”歡慶六一活動;8月21日由照金兩所紅軍小學師生編排的班級情景朗讀劇《習爺爺的回信》,赴京參加了全國2018全民悅讀大賽頒獎晚會演出……

下午3:50放學后,六七個孩子在等校車的間隙中,圍在乒乓球案邊寫作業,一位年輕女老師面前放著厚厚的作業本,一邊批改作業,一邊給孩子們輔導。這幕學生勤學上進、老師敬業奉獻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認真上課

學校的變化讓家長們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兩年前家長會只能來三分之一家長,現在全員到;原來是爺爺奶奶參加,現在都是父母參會,家長對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了。”封崗戰興奮地說,根據入戶調查的結果,學校每年新增學生四十余人,兩年后學生人數將達到二百人,真正實現六個年級全部開設。

如今,北梁紅軍小學校內兩座綜合樓、教學樓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明年完工后,學校新建的宿舍樓可以滿足學生的住宿需求,有專門的音體美教室、圖書室、微機室。到時候,一座現代化、配套齊全的校園將矗立在革命先輩們戰斗過的青山綠水間,在紅色基因的傳承下,紅星閃耀,書聲瑯瑯。

 

 

責任編輯:白乂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