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課改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作者:吳昌水
發布時間:2018-12-13 16:09:2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物理教學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難免有一些教師固守著舊有的教學方式。在此背景下,如何依據新課改精神開展教學實踐,就成為物理教師所面臨的難題,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相關探究。
一、恰當應用計算機技術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技術社會,高中物理教學也在積極地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物理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合理地運用計算機技術,從而有效地創新教學方式。計算機教學以其形象、直觀的優點讓學生能夠快速理解教材內容,緊緊抓住他們的興趣,從而幫助教師開展高質量的教學工作。
在講解“單擺”時,筆者利用計算機為學生展示了三種不同條件的擺,引導他們獨立總結出單擺的概念,再配合講解,使其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理想化的單擺模型。隨后,筆者用計算機模擬了單擺運動一個來回的情形,然后問道:“單擺在運動時任意一點受力會如何?單擺的回復力是如何表示的呢?”學生們通過演示和討論上述問題,得到單擺的回復力公式。此外,筆者還應用計算機為學生演示通過沙漏實驗研究單擺振動圖像的過程。通過合理運用計算機技術,筆者能夠抓住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點,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物理是一門實驗為主的課程,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師應當適當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使其能夠將教材內容與動手能力有機結合,最終提升物理綜合素養。在日常學習中,學生也要注重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
在講授“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時,筆者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他們分成四人一小組,通過小組探究活動來驗證內電阻的測量方法。首先,學習較好的學生利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進行伏安法的接線、拆線,再指導組內的其他同學分別動手進行其他方法的測量,小組共同完成實驗探究活動。通過小組的共同活動,每位學生都能夠掌握用伏安法來測內電阻的方法,通過實驗探究來共同提升動手能力,也通過實驗驗證了教材上的知識。
三、注重德育滲透
德育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但是以往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傳授而忽略德育。在日常授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穿插講述一些物理故事,一方面可以增加課堂授課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對學生進行德育,最終將學生培養成全面、合格的優秀人才。在此過程中,學生了解了一些物理故事,從中體會到了前人的不易,從而養成堅強、拼搏的品質。
在講解“電磁感應定律”這一知識點時,筆者為學生們講述了法拉第的故事。法拉第出身于貧困家庭,只上過小學,但是卻在電力場方面取得了關鍵性突破。青年時期,他通過參加倫敦城哲學會初步掌握了物理、化學、天文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因此得到戴維的賞識并成為其實驗助手,他參加各種學術活動拓展視野,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通過對電的研究,法拉第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動機,并且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此外,他還研究得到電與磁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發現了“磁光效應”,從而在實驗中證實了光和磁的相互作用,為電、磁和光統一奠定了基礎。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故事對學生進行德育,激勵學生要向前人學習,在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遇到困難時不輕言放棄。
總之,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從合理使用計算機技術、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滲透德育這三個方面來積極地開展新課改教學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
作者單位 重慶市銅梁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