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最原始、最有效的途徑,它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有利于學生科學探究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剛接觸化學學習的初三學生來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便成了最重要的教學活動。根據平時的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以下做法:

一、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通過演示實驗,激發學生觀察、質疑、表達、批判、反思等學習能力,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提升其學習興趣。(2)確保學生實驗的有效開展。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學生非常希望親自嘗試和動手操作一些實驗。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驗條件并開放實驗室,讓學生一展身手,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3)大力開發實驗素材,激發學生不斷進取的精神。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開發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驗,例如,拿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取適量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稀鹽酸。通過讓學生操作、觀察、思考,激起學生探究氫氧化鈉變質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還可以用雪碧中產生的氣體來探究二氧化碳的有關性質、用指示劑和pH試紙來測定土壤和生活中常見物質的酸堿性……總之,教師要開動腦筋,為學生提供激發學習興趣的實驗素材。

二、開發課程資源,緊扣生活實際

化學是一門同社會生產、生活、科技緊密聯系的自然學科。作為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搜集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情境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如:利用身邊發生的火災或爆炸事件來探討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調查身邊的水資源狀況來了解我國水資源的狀況,培養學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通過雞蛋殼、潔廁凈、生石灰等常見材料學習酸堿鹽的知識;結合霧霾現象認識當前的環境保護問題。這樣能使學生把所學習的化學知識同身邊的生活問題緊密聯系起來,學生的學習也會樂此不疲。對于復習課的教學,要避免純知識點的講解或習題的大量訓練,而是將知識和能力有效融合在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素材中。如“常見的酸堿鹽”復習課,可以結合生活中發生的濃硫酸(或濃鹽酸)泄漏事件提出問題:為何周圍的農作物會變焦?(或周圍為何產生大量的白煙?)消防人員如何處理?請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等一系列問題,促使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迅速進入到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狀態。

三、創設良好的、積極的學習環境

(1)精心設計問題,引發學生認知沖突,通過學生自身的不斷反思,引發其研究和探索,從而不斷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歸納、分析、推理、表達、交流,通過解決問題,達到知識遷移、建構新知的目的。通過學生主體活動,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2)建立化學興趣小組,實踐證明,在小組活動中營造一個樂于拼搏、競爭有序的學習環境,能使學生產生一種無形的求知力量。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互支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既有個體生命的體驗和參與,又有群體的情感溝通,使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

四、構建民主平等、相互包容的師生關系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教師給學生的愛有多少,學生對教師的愛就有多深;教師若用春風化雨般的愛作為學生的人生航標,學生將在人生道路上航行得更遠。教師要充分尊重、關心、關愛和支持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思考問題,平等對話,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同時,教師還應在課后深入到學生中間,通過多種形式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業和心理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老師的呵護,從而將精神上的愛和鼓舞轉化為學習上的內驅力,成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強勁動力。

總之,教師要以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教育的根本宗旨。教師要有效提升和發揮自身的教育功能,通過自身教育素養的提高,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少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