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圖板畫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嘗試
作者:趙芳麗
發布時間:2018-12-11 14:28:0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自從各類教學大融合和不同學科資源整合的教育新思維取得初步成果之后,許多學科出現了新的教學模式與新的教學嘗試。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板圖板畫教學模式可以在詞匯教學和寫作教學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近年來,筆者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不斷堅持運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所謂板圖板畫是以黑板或多媒體的電子白板作為基本工具來制作或輔助教學的一種藝術性繪畫設計。這種教學模式有著簡單、直觀、生動、有趣的特點,對高中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幫助,對學生理解語言的細節或內在結構有一定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巧妙制作英語詞匯思維導圖,激發學生記憶潛能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教學中最大的難題是學生不容易記住詞匯,不懂得運用詞匯去造句或用英語去思考。尤其農村高中里,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成績不高,有的在150分的中考英語總分中,得分不超過兩位數,這給高中英語教學和英語教師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我們甘肅省初中采用的是冀教版英語教材,高中課本卻是人教版的,詞匯變化很大,銜接與聯系不夠緊密,給剛上高一的新同學壓力很大。這就需要教師用心去解決這一難題。為了能夠有梯度、有層次地把詞匯呈現給學生,筆者采用“圖—形—音—性”的循序教學方法,把一些難懂的單詞或比較抽象的詞匯用板圖板畫的方式展現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從外形上觀察與想象,再結合flash動畫加以強化,同時及時地講解詞匯的詞性與用法,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生動和快樂的情境中學習,收效明顯。
二、制作動畫演示語法,活化英語語法規則教學
除了英語詞匯外,學生學習中最大的困難還有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語法規則,特別是后進生和農村偏遠地區的學生。這些學生一般沒有機會接觸真實的語言運用環境,更不要提在語言中熏陶和自然學習,有的只是在課堂上英語老師的分離式、不完整的語言教學,這就給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如何有效進行語法學習。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不僅效率低,而且不能在將來使用時迅速提現。但是在嘗試使用板圖板畫教學模式后,這種情形就有一定的改善。比如,在講解復合句,特別是有難度的定語從句時,教師可以利用板圖板畫的教學手段,有效地呈現出一個復合句的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先把主句找出來,再用彩色放大的方式呈現出先行詞,然后再插入定語從句,同時可以將句子進行改裝、反復變換,直到學生真正學會。另外,在課外給學生一些簡單的練習任務,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或練習,這對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是十分必要的。
三、創新寫作模塊,輔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
板圖板畫教學模式和高中英語教學的結合最有效和最明顯的是寫作教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年級和水平給學生制作寫作的板圖板畫框架圖或模板結構圖,把高考英語書面表達或小作文的開頭、中心句、結尾以最清晰的板圖板畫格式呈現出來,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去完成和補充,使他們有一個直接可感的“拐杖”或“助力器”。如果在每一個教學年度內堅持每月訓練一次,在高三年級伊始基本上就可以解決學生的簡單寫作問題。通過這幾年的反復訓練與嘗試,筆者所帶班級的學生比平行班的學生寫作成績普遍高,平均分高出10分左右,目前這種方法在本校和兄弟學校間已經開始推廣使用。
總之,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外語能力的提升不是簡單化的操作,需要每一位教師的辛勤嘗試。我們教師的工作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創新,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 甘肅省秦安縣第四中學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學教學板圖板畫模式實踐研究》(批準文號: GS[2017]GHB1155)研究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