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作者:李一清
發布時間:2018-12-10 11:08:4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與深入,教育體制也發生了變化,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采用創新型教學模式有助于推動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教學策略的運用,決定著教學質量,也影響著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所以開展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教材內容,開展切實可行的教學活動,創新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思考。
一、加強師生交流,構建和諧課堂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體位置,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知識,聽從教師的安排,難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成為學習的機器。此種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方式,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高年級學生進行綜合分析,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與尊重。教師應當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因為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對學生產生偏見。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能夠理解并體諒學生,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運用激趣手段,創設教學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并把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激發學生產生探索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誘發學生探索性的思維活動,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應加強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標準逼真的情景朗讀、悅耳的音樂背景、妙趣橫生的益智游戲,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帶入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讓學生主動探索。
例如,在講解“立體幾何”這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圓柱與圓錐,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加清晰直觀的認識,可以利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圖片,開展生活化教學,豐富學生的認知,學生看到圖片時,能夠集中注意力思考圖形的特點,有助于開展教學互動,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教師可以開展分層教學,有助于發現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高年級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分層訓練,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復習與鞏固,做到查漏補缺,可以將訓練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分層,比如,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可進行拓展練習,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可進行鞏固練習,通過分層訓練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三、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不僅要將基礎的數學公式與運算方法教給學生,還應當教會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實踐,通過數學實踐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加強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做到學以致用。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開展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興趣愛好進行綜合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與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拓展自己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促進數學綜合素養的有效提高,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才。
作者單位 廣西容縣容州鎮第五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