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知名教師的成長軌跡,每一個真正的名師在成為教學領軍人物之前,其共同的特點就是比別人更努力,比別人承受了更多的艱辛。他們在“讀書、學習、實踐、反思、研究”這一成長鏈中的每一個環節自始至終都保持著跋涉的姿態,因而在無意中收獲了很多,許多榮譽與他們不期而遇,成為引領一方教育的名教師。

跋涉的姿態是立足支點的高昂站立。無論工作多么繁忙,保持跋涉姿態的教師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與學問打交道的人。在“為了學問而學問”的純粹中,“學問”永遠是他們站立的支點;在推動自己就是推動教育的成長理念下,他們能站在學科知識的前沿,不斷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他們能以“大教育”的視野,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們能以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為目標,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他們始終以高昂的姿態,站立在成長的支點上。在這個支點上,他們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感受教育的博大與神奇,領悟教育的內涵與真諦。

跋涉的姿態是一個不迷失自己,不追求外在的名與利,不癡迷“相對成功”而專心追求自我“相對成長”的過程。他們不會將自己的成長不切實際地鎖定在“官位”上,他們不會為了某種目的去參加各種評獎,也不會為了某種目的去寫論文、做課題,但他們卻能在反思昨天的過往、展望明天的愿景中,不辜負每一個今天。他們始終追求的是自我“絕對成長”。執著的追求讓自己不斷強大,那些“相對的成功”卻在無意中與他們不期而遇。

跋涉的姿態是一個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過程。始終保持跋涉姿態的教師,一定能準確地評估自己,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們不僅能較好地完成常規的教育教學工作,還能在課堂教學和學生管理之外,找到既能讓自己行穩致遠,又能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還能對廣大教師起到引領作用的研究與實踐領域,并在這個領域中不斷提升自己、實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