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青春活力的教育智慧——“推門聽課”有感
作者:陜西省西安中學 張春鋒
發(fā)布時間:2018-11-27 15:31: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青春永遠是一個美麗的話題,而在校園里,敘說青春的一定與教育有關。
東方欲曉,晨曦初露,朝霞滿天,有那么一群人,帶著蒙眬的睡意,匆匆洗刷一番,開始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直至夜幕降臨,拖著一絲疲倦離去。在這周而復始的每一天里都在討論著關于課的話題,今天我要談的是“推門聽課”。
推門聽課,顧名思義就是推開門聽課,是指教學管理人員、教研人員不需要打招呼,不定時聽課的行為。
依據(jù)呈現(xiàn):用事實說話
我有幸參與聽取了文科共20余節(jié)課,聽后感慨萬千,頗有寫作的沖動,但每每提筆因詞不達意而擱淺。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有一種“負罪感”,不禁自問:“推門聽課”都聽了啥?翻開聽課筆記,再疊加難以抹去的課堂記憶,20余節(jié)課堂教學,就是20余幅畫面抑或是教學影片在腦海中浮現(xiàn)。而今回想起來我聽到了語文課富有詩意與文人氣質(zhì)的意境,聽到了英語課充滿活力與彰顯語言魅力的灑脫,聽到了政治課極具理性又貼近生活的智慧,聽到了歷史課厚重的積淀與現(xiàn)實的感召,聽到了地理課山河景象的美好與自然神奇的奧妙。每一節(jié)課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教育印痕:那就是青年教師對教學的熱情與嚴謹,活力與思想,博學與智慧。從課的設計來看而今能夠想象抑或者是肯定的,那就是每節(jié)課的構思都有具體對象的指陳,現(xiàn)實觸動的描述,鮮明意旨的表達,清晰程序的勾勒及嫻熟媒體的運用,這些課讓青春活力在課堂盡情涌動,讓教育智慧在課堂充分釋放。我從中聽出了教育拔節(jié)的聲音,聽出了青年教師以情激情的情感價值,彰顯著青春活力的教育智慧。
行為考究:焦點訪談
教學質(zhì)量是學校的生命,質(zhì)量的提升靠教師,教師的陣地在課堂,教育管理者有責任監(jiān)督、幫助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為此,相關教研機構開展了一系列關于課的活動,我們常見的有:優(yōu)質(zhì)課、示范課、匯報課、探究課等等不一而足。“推門聽課”這項活動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都在開展。但具體實施操作存在差異,教育同仁評價褒貶不一。之所以推行推門聽課,本意是對“公開課、優(yōu)質(zhì)課”那些帶有“做課”“秀課”行為的一種抵制,希望教育回歸本真,回歸“原生態(tài)”,教學管理人員想通過不定期、不通知,直接深入課堂推門聽課以了解教師教學的真實水平,以督促教學人員準備好每一節(jié)課,以此來提升教學質(zhì)量。但問題是我們要思考“推門聽課”要推開哪扇門?推開誰的門?以怎樣的方式去推門?若教育管理者與授課教師不能很好溝通,再加上聽課人員沒能很好地履行聽課職責,那么問題就來了,授課教師常常會思考這究竟是一種監(jiān)督還是一種幫助?是一次活動還是一項任務?是為了“挑刺”還是為了成長等等。這些問題都在引發(fā)著一個參與者的思考。
價值引導:西中好聲音
推門聽課正當其時。培根說:“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在思想多元多變多樣的時代,文化交流交融與交鋒的今天,推門聽課不僅有利于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也有利于授課教師自身的提升,在參與這次活動中,也在平時的交流感知中,我發(fā)現(xiàn)青年教師懷揣奮斗熱情,富有教育智慧,心存職業(yè)理想,他們不愿封閉自我,個別教師還常常請求前去聽課。面對學校組織的活動他們都能主動擔當、積極準備、自我加壓、虛心求教、大膽創(chuàng)新,既希望通過活動展示自我、傳播思想,也希望通過課堂暴露不足,發(fā)現(xiàn)問題。這是難能可貴的教學勇氣,也是教學思想的解放,正因為年輕,所以可以嘗試,推門聽課活動使富有青春活力的教育智慧不僅惠及學生,也 “波及”同事,推開的不僅僅是教室之門,更是青年教師的心靈之門,可謂應時而推,與時共進。
推門聽課大行其道。作為一種教學研究方式,推門聽課是探討教學規(guī)律,研究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既然這種聽課方式被廣泛推廣,那么他就應該有其存在的土壤。基于青年教師的主動擔當,這種常態(tài)的、真實的課堂教學研究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因為這是開展教學反思、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的重要素材和有效途徑,雖然課的本身是基于對課堂的管理與監(jiān)督,但在我校的執(zhí)行過程中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推門,而是預先告知的一次“敲門”,會提前告知授課教師,即便給授課教師準備的時間較短,但還是有些許時間讓大家去打磨,所以這種課既不像公開課那樣給予足夠時間準備,也不像推門聽課那樣搞突然襲擊,這既規(guī)避了優(yōu)質(zhì)課、公開課那種秀課和磨課以及為展示而提前“預演”等等煎熬和對教學問題的規(guī)避,也可以有效化解授課教師對聽課者突然“入侵”的抵制與心理的不爽。可以說這是一種民主學習教研文化的體現(xiàn),必將會讓所有的參與者受益,也必將會被大力推廣。
推門聽課大愛無疆。肖川博士說:“課堂應當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域。”葉瀾教授認為在課堂上:“應當流淌著生命的活水,洋溢著人文的光輝和理想的陽光,能夠讓靈感輕舞飛揚、情感得以溝通、智慧得以交流。”而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效果,有賴于教師的教育機智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賴于教師精心地營造課堂氛圍及教學策略。我們都寄希望于理想的課堂,但教學永遠都是缺憾的藝術。對于剛剛畢業(yè)的年輕教師,在繁忙的教育教學任務中能夠從容站上講臺,這本身就是一種素養(yǎng),所以面對青年教師的教學,我們應該給予欣賞、給予積極的激勵,給予更多的時間與期待,這是對他們?nèi)楣ぷ髡嬲\的尊重和信任,對他們教學行為的包容與理解,也是教師發(fā)展理念的生動詮釋。教育的本質(zhì)在于喚醒,推門聽課意在幫助教師,通過推門聽課活動,要發(fā)現(xiàn)青年教師自我追求卓越的內(nèi)在需求和本身已很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快速成長的潛質(zhì),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用心呵護、靜待花開。
乘風破浪正當時,快馬加鞭自奮蹄。因為年輕所以奮斗,因為智慧必將放光,基于對聽課的一點觀察,一點反思,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推門聽課傳遞著獨特的聲音,在其正當其時的發(fā)展過程中,這種教研已大行其道,我堅信有青年教師的孜孜追求、有教學管理者熱切期盼與悉心指導,青春智慧必將譜寫壯麗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