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評價
作者:李金花
發布時間:2018-11-15 10:07:5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是多方面的,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之間的互評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在課堂評價中,要以激勵為主,敏銳地捕捉閃光點,要注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感受,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設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使課堂評價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互動評價求實效
課堂教學效果好不好,評價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評價合不合理,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良好評價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啟發學生掌握了評價技巧,發展了能力。
1. 評價原則要堅守
讓學生在評價中遵循一些原則,才能使他們的評價更有序、更有效。在別人評價發言時,不管別人的發言準不準確,都要等別人發言完了再進行討論,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是不尊重人的表現,別人的發言與自己雷同的地方贊許,與自己想法不一樣的,再次征求發言人的意見,或與班上其他同學討論,必要時向老師尋求幫助。
2.評價方法要得當
評價要顧及方方面面,既要達到評價目的,又不能傷害別人的尊嚴,該聽時就不要說;評價前要做到三思而后行,理清思路,組織好語言;在大家面前發言,不要隨心所欲,少說與評價無關的話,在別人發言時仔細聽、認真想,哪些地方比較到位,哪些地方需要補充,在你評價時就胸有成竹,不出紕漏,一次性到位。評價一次性到位,能夠節約時間,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二、真誠評價求真實
盧梭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教師評價要講究語言藝術,說的每一句話要讓學生覺得真實可信,讓學生圍繞著你的語言展開各種活動,對學生的贊美不能只用一種腔調,而要根據需求不斷變換,讓學生有新鮮感,在教師的鼓勵中不斷汲取知識。教師要注意學生發言的每一個細節,對學生的發言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只有老師的評價真誠到位,多用學生能夠接受的鼓勵性語言,學生才愿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在老師和學生心與心的交流過程中,只要老師真誠對待學生,學生就會對你產生敬意,學生就會比原來做得更好。
三、評價語言要講究
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教師課堂上說的每一句話,對學生的觸動都很深,有的話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有的科任老師對學生的語言影響勝過每天婆婆媽媽的班主任老師,就是比較精辟的課堂語言發揮的作用。有的老師的課看起來平平淡淡,課后也不督促學生,而學生的成績卻相當好。有的老師很注重課堂過程,課后抽許多時間督促學生做鞏固練習,成績卻不突出,出現反差的原因就是課堂評價語言是否到位,要注重課堂效果,就要注重課堂評價語言。
四、客觀評價要準確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評價的客觀性。對于學生的發言,教師要能夠指出好在哪些方面,哪些方面還有不足需要改進,怎樣改進。教師既要評價到位,又要指導到位。對學生的語速、語言的組織能力都要做出評價,這樣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也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平時學習中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促進自身的不斷發展。
五、激勵措施要到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取積極性的評價,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激勵是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合理運用激勵性評價,對小組進行勵志性鼓勵,可促使小組成員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營造充滿關愛的課堂氛圍,就需要教師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鼓勵的言辭、友善的微笑。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評價語言要恰如其分,讓學生在評價中既增長知識,又發展能力。愿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催開學生的生命之花。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交通路中學
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三五”立項課題: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策略研究,立項號:GS[2017]GHB1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