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
作者:劉海莉
發布時間:2018-11-15 10:00:3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使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更加注重教學方式和方法,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采取閱讀教學的方式可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感受語文的魅力,進而在閱讀中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可見,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一、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僅能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還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在閱讀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運用語文知識。因此,對于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策略的研究,可轉變教師的思想意識,使教師在教學中更加注重教學方式和方法,寓教于樂,帶給學生不同的閱讀體驗。同時,教師和學生也開闊了視野,在閱讀中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更好地積累課外經驗,進而在充實自身的同時,使綜合素質和文化修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另外,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的研究,可為學校教育提供新的方向,指導教師更好地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工作,促進學校教學理念的進一步創新。
二、閱讀教學中提高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
1.轉變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而是通過閱讀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根據所要講解的內容補充圖片或視頻,不僅使教師的講課內容更豐富,還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對《鳥的天堂》這一課程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播放大量鳥的圖片,并詢問鳥的種類以及生活習性,學生在得到教師的指令后會帶著問題進行文章的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文章內容印象深刻,還能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自主進行探究。同時,教師可布置一些閱讀作業,鼓勵學生多閱讀文學作品,成立班級閱讀小組,每周舉辦一次閱讀討論會,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變成了參與者,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閱讀經驗進一步豐富。
2.培養學生的閱讀語感,提升理解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語感非常重要,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了,便能明白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更好地把握主題。教師指定了多種多樣的課外讀物供學生閱讀,以便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學到很多課堂上接觸不到的知識。然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對于諸如《西游記》《紅樓夢》等書籍理解得更加透徹,對于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把握得更牢固。同時,學生在經過大量的閱讀后也可以提升自身的閱讀語感,更講究閱讀方法,對于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可及時詢問教師,進而在無形中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水平。
3.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對于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可在講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于所講內容的背景進行充分了解,使學生充分把握作者創作的背景,進而獲得閱讀的成就感,更加熱愛閱讀。學生可在閱讀時養成不懂就與同學進行討論的好習慣,在討論的過程中思維被充分發散,可自主發問、主動發言。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教師在講解《古詩兩首》的過程中,可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并請學生舉手發言說明自己理解和不理解的地方,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發現自身授課中存在的不足,學生可借鑒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是雙贏的過程。
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對于學生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不斷進行自主探究,豐富閱讀教學的方式和內涵。
作者單位 陜西省大荔縣云棋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