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內有效作業研究
作者:李 忠
發布時間:2018-11-14 15:34:2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生正處在形成數學思維,發展數學綜合能力,培養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起步階段。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設計小學數學課內有效作業,可以使小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數學知識,實現小學數學學科的教育教學目標。
一、設計基點,概念認知
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要求學生要牢固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基本的數學能力。教師借助小學數學課內作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首先要以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知為基點。比如,蘇教版一年級小學數學教材上冊第七單元“分與合”的教學中,首先要明確本單元的教學目的是引領學生體悟“分與合”的數學思想。基于此,我們可以看到教材中設計了一些學習活動,比如分糖果、收作業等,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目標。“分與合”反映出的是代數法則,數學各種運算形式實質上都是數量的分與合。要讓學生對這一概念形成正確的認知,教師的教學活動就要從高處著眼,而不是簡單地將作為教具的物品進行分分合合。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內作業時,要遵守“個性到共性”的原則,設計多種多樣的“分合”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操作訓練中歸納出自己的心得,深化對概念的認知。
二、設計定位,解決問題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關注的是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內作業時,要認識到解決問題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意義,把解決問題作為數學作業的設計定位。比如,在執教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時,我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以解決問題為設計定位,設計了通過出示交通標志牌,讓學生來判斷形狀的課內作業。
再如,在教學“認識除法”時,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作業:課件演示——姐姐和弟弟一起去果園摘蘋果,請大家看姐弟倆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你認為怎么分最公平?姐弟倆每人能分幾個蘋果?請你用圓片代替蘋果分一分。以解決問題為設計定位的課內作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培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三、設計目的,鍛煉思維
學科核心素養特別關注學科思維,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課內作業時,要明確鍛煉學生思維的設計目的。比如,在執教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厘米和米”時,我設計了讓學生以自身的某一部位作為丈量工具去估計其他物體長度的作業。1.請你拉齊米尺的兩端,這時你兩臂之間的距離有多長?2.測量自己走幾步為1米。3.把米尺豎放,從地面到墻上,哪個位置的高度是1米?請同學們估算一下,從老師腳底到哪個位置約有1米的高度?如果1米正好在老師的臀部,你認為1米應該在你身體的哪個部位呢?4.你能找出我們教室中有哪些物體是1米的高度或長度嗎?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的過程中,認真思考,合作探究,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得到了有效擴展,這正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體現。
四、綜合能力,設計落點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內作業設計,應建立在數學基礎知識之上,以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為落點。小學數學基礎知識包括數學基本概念的認知、數的認識、數學方法的應用等。可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就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途徑。比如,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一單元的教學,是教學用列表的策略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有條理地整理信息,發現數量之間的聯系。發現和利用數量關系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通過整理信息把握了數量關系,真實感受到列表的益處,當學生愿意主動應用這一策略去解決問題時,個人的數學綜合素養得到了強化,這也就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找到了途徑。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內有效作業,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數學綜合能力和數學綜合素養的基本方式,也是檢驗教師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通過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內有效作業設計的研究,我們認為可以從加深概念認知、解決數學問題、鍛煉數學思維、提升數學綜合能力幾方面著手,幫助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地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 江蘇省啟東市長江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