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解題方法研究
作者:武榮國
發布時間:2018-11-14 15:32: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高中生物課程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解題環節比較復雜,對教學效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對其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進行分析,從而制定適宜的教學目標,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使其掌握解題技巧,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一、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應培養學生解讀題干的能力,能將題目中的重點內容分析出來,并與實際學習內容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例如,教師在講到“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時,要求學生分析兩種豌豆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之間的區別,以及雜交后可能存在的問題。同時,教師要進行正確講解,使學生了解自身審題方式與教師之間存在的差距,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題與解題能力。
很多學生在做小類型題時,其解題思路比較明確,能很快解決問題,而面對一些大類型題時,總會出現慌亂的心理,導致解題效率不高。對此教師應從兩方面進行教學,一是應多增加一些大類型題的講解與教學,使學生在反復練習中克服恐懼心理,發揮出實際水平。二是培養其解題技巧,教師可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解題教學中,將題目中的重點內容作為思維中心點,根據題目要求不斷擴大思維導圖的規模,并在反復分析中進行補充,將解題內容展現出來,從而提高解題效率。
二、劃分層次,解決疑難點
1.由淺到深解題法
在現有的題型中,很多題目都與課堂知識有關,學生在不斷探索中還是可以順利解答出來的。但遇到變形題時,所考的內容比較多,其答案、解題技巧等都發生了改變,并不利于學生解答。在對這類疑難題型進行教學時,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解題技巧,更要培養學生的解題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當遇到疑難題型時,教師應放慢講解速度,由淺到深地進行講解。同時,要考慮到教學需要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從題目中的信息找到突破口,逐步開始解析,使學生快速掌握解題技巧。
2.主次劃分解題法
學生在進行解題時,要正確劃分題目中的主次點,有效提高解題效率。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解題思維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如果教師讓學生按照固有的模式進行解題,往往達不到解題效果。對此,教師應從兩方面進行講解。以“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課為例,一是正向思維法,可通過建立樹狀圖進行講解,將化合物這個大集合作為主要層次,并將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設定為分支,具體分析每一類化合物中所含有的物質,從而得出結論;二是逆向思維法,先考慮細胞中所含有的物質,包括水、無機鹽、蛋白質、核酸等,對其進行整理和分析,將其歸納到各自的化合物類別中再進行解題,可通過各個分支來還原主層次構架,有利于提高解題效率。
三、加大舊題型講解力度
在現有的高中生物題型中,很多題型都是前幾年的高考題,或是對高考題的變形,但大多數學生在面對舊題型時都有自負心理,看過一遍題目后知道曾經做過,卻常常出現舊題型做錯的問題,對學生的成績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相比于普通試題來說,高考試題的質量更高,更能考查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而加大舊題型的講解力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使其面對這些題型時可迅速解答出來,從而提高競爭力。對此,教師應將高中生物教材的重點摘選出來,并與最近幾年的高考重點進行結合,對其進行重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過于重復做一樣的題目,會限制學生的解題思維,應多做一些變形與轉換類的題目。這些題目具有創新性,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但不管問題的形式如何變化,最終都離不開生物課本這個落腳點。所以,學生看到題目敘述文字很多、很長的試題,不用害怕,只要方法正確,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綜上所述,對高中學生而言,在進行生物解題時應該穩步增強自己的解題能力,拓展自身的解題思路。我們必須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和審閱每道題目,抓住題目中的核心內容與關鍵詞,準確定位相關知識點,排除那些不滿足題目要求的試題答案,在此基礎上求出題目的正確答案,從而達到解題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第六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