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教育趨勢
作者:李海霞
發布時間:2018-11-13 10:23:0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游戲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支持幼兒游戲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園工作規程》中特別提出了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地位,“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提出了幼兒園開展游戲的具體要求,對幼兒園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課程游戲化。
一、課程游戲化使教師越來越專業
只有在游戲中教師才能真正理解“兒童是成人之父”的含義,于是理解、尊重、蹲下來——讓我們的教育行為更專業。游戲過程正是孩子思考及探索的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教師要在游戲過程中觀察幼兒,游戲后進行分析,通過梳理幼兒的思維模式及動作行為,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教師要做好觀察記錄,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學會如何整合課程——將游戲進行到底!
在語言活動中生成游戲。這類游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動作性較強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兒學習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后,在游戲時常常模仿小鳥飛、小猴爬、大象甩長鼻子、長頸鹿伸長脖子、袋鼠跳等;另一種是情節性較強、內容豐富、角色較多的主題游戲,比如文學作品《猜猜我有多愛你》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于是圍繞兔子媽媽和小兔子的形象,用表演來延伸有多少種愛的表達形式,生成為期一周的“愛與感恩”主題游戲。
在社會領域活動中生成游戲。幼兒常常在教師或家長的帶領下參觀社區環境,了解社區周圍的設備、設施,類似交通規則、按序排隊、人際交往等教學活動是幼兒生成角色游戲的又一條渠道——區域游戲。他們會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以及自己對環境和角色的理解,在區域游戲中表現出來。在推動幼兒園各類游戲活動的進程中,鼓勵教師積極參加課題研究,彰顯專業水平。
二、課程游戲化使教師越來越自信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沒有所謂的競賽,沒有最好最差,每個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以自己的方式和進程學習。”愛玩是幼兒的天性,那么我們就要利用這一點去教育幼兒,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及進行體育鍛煉。因此,課程游戲化是非常重要的。
游戲也是家園有效溝通的體現。用課程游戲化來使家長信服,使家長認同,并得到家長對幼兒及幼兒教育的尊重。比如,家長會或家長半日開放活動——讓家長參與游戲活動,從而讀懂孩子,轉變觀念,改變行為。雖然他們不能告訴我們課程游戲化有多好,但是他們會給我們肯定或者建議,讓我們的課程游戲化發展方向更加明確。
三、課程游戲化使幼兒發展越來越自然
在游戲與生活實踐中,通過與環境中的人、事、物等接觸,幼兒積累了相關經驗,以直接認知的方式學習知識。游戲會讓每個孩子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主動參與并創造生活,促使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越來越真實而自然。
在充分做好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規范管理的基礎上,我園每年開展多項活動,已經第六屆了,3月份的“校園環境創建月”;4月份的家園“讀書節”——自制圖書漂流活動、自制繪本、好書推薦會、4·23經典詩詞唱誦會,今年特別為“讀書節”增添了親子詩詞大會,這不僅是對教師終身學習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對家長的間接培訓,為幼兒提供和諧自由的個性發展空間,加強傳統教育、道德教育,也適應幼兒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需要;5月份的陽光寶貝家園同樂會、親子義賣、陽光寶貝快樂體驗大型游園會、科學游園會;6月份的才藝展示“藝術節”——我是小小舞蹈家、我是小小歌唱家、我是小小故事王、繪本劇表演、童話劇表演;9月份的健康“體育節”——皇家律動展演、大型親子趣味運動會、戶外特色活動、體能大練兵;11月份的開心成長“科技節”——幼兒七巧板大賽、科技幻想畫、親子小發明、沙水樂翻天、科普知識大獎賽;結合節日開展實踐活動——“踏青”“放風箏”“超市購買”“包粽子”“捏面人”“秋游”“圓圓的月餅像月亮”“冬至寶寶包餃子”等。這些活動以游戲為載體,將活動的權利還給了孩子,真正發揮了他們“小主人”的能動性,也增進了家園之間的聯系,真正體現了“幼兒課程游戲化”的教育理念,極大地豐富了幼兒的在園生活,增長了幼兒的見識,有效保證了我園的保育教育質量。
蒙臺梭利說過:“兒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即幫助孩子身心自然的發展。”幼兒園課程應該是寓教育于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游戲中模仿、在游戲中學習。
總之,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戲是快樂學習的啟蒙。讓教育回歸生活,把游戲還給孩子,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師專業了,自信了,幼兒發展自然和諧了,我們的教育就更加美麗了!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二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