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師德為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有感
作者:安康市紫陽縣教體局 朱 平
發布時間:2018-11-09 10:15:2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華夏文明之長河,溯源庠序之教,泱泱五千年,浩浩湯湯,教育大業,偉乎壯哉!《學記》云: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倳浉哒斑h矚,匯通古今教育真諦,順萬物之道,應時代之需,究其精要,繪其藍圖,明其標桿。一言以蔽之,教育之重任當“立德樹人”也。
總書記言曰:立德樹人,須于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工夫,于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工夫,于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工夫,于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工夫,于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工夫,于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工夫。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夫德,靈長之本,民族之魂魄也。人之有德,方可立,亦可行。民族之有德,可達亦可興。王國維有言:“德育實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為其惡,無益也?!绷⒌聵淙?,乃培養國之建設者和接班人,須以人為本,德智兼修,全面發展,不可偏廢。
立德樹人,大任在于師??倳浻醒裕航處?,系中華民族“夢之隊”之筑夢人,乃人類靈魂之工程師,人類文明傳承者,承載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之時代重任。師者,關乎人之生命,關乎圣學傳承,關乎天下太平,不可不重視。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育人先育己,唯有以德養德,以德育德,德育之事方可始也。宋時張載曰:“師范也者,學子之根核也。師道不立,而欲學術之能善,是猶種而求稻苗,未有能獲也。”師德,似樹之根,根深則葉茂。唯有傾其力立師德、樹師魂、興師風,立德樹人之大樹方可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固曰:立德樹人,師德為先。
師德高則身正,生仰望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缺一不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抖Y記》有言: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師德之形象,不拘于三尺講臺,更重于為人師表,授德于生。愛心、責任心、事業心之細流,匯聚成師德之大河,此“三心”之強弱,可驗師德之高低。師德高尚者,忠孝仁義,信禮智勇,高山景行,無一不至。
師愛,師德之魂也。總書記言曰:“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無愛不成師,師以愛子之心愛人,視生如子嗣,弟子以孝親之心尊師,視師如父母。師愛,陽光、雨露、春風、土壤也,陽光足,則萬物生,雨露甘,則百花香。親其師,信其道,為仁師者,必循循善誘,潤物無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師愛之泉水,汩汩播撒,浸潤弟子之心田。師者,茍具博愛之情,懷抱尊重之心,視學生如己出,一視同仁,則可博得眾生歡迎。反之,則失學生之擁戴,厭惡情緒生長,不利于教學之發展。師愛須理智,當嚴慈相濟。博愛,須無私、坦蕩,非狹隘、庸俗。因權勢而愛,虛愛也;因金錢而愛,錯愛也。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天下兼相愛則治,教相惡則亂。
師德之綮,育人也。習總書記有言:做學生錘煉品格之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之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之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之引路人。育人乃師之大任,唯有以心養心、澆灌靈魂、喚醒生命,方不負人類靈魂工程師之美稱。育人之師,重其性靈而非唯成績,重人之全面而非難其智力,重未來之發展而非難其固有,勢必以真善美之種,播于心靈之地,塑康健、幸福、和暖、向上之生命,使之有燈、有光、有苗、有泉、有瀑、有虹、有花。育人,猶植樹培苗也,需遵生命之法,循生長之道,固其本,揚其性,待其茁壯生長,卒為參天大樹。育人者,園丁也,不違其時,不逆其道,或施肥,或澆水,或鋤草,當有愛心、耐心、細心、安心,不汲汲于花開,不汲汲于結果。今之育人,需與時俱進,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于其心靈,美其魂,扶其志,健其心,壯其神,正其性也。
師德之境,學而不厭??v觀古今,名師輩出,胸懷大志,于三尺講臺,領萬千學子,馳于文化之巔。詞學泰斗王國維,自辟戶牖,精進不輟,文化大成;一代學者梁啟超,志氣高遠,一生勤奮,著述宏富;國學大師陳寅恪,不畏困苦,勤奮好學,學博識精;一代宗師季羨林,勤奮執著,求真務學,成果累累;今之教授黃大年,夜以繼日,忘我鉆研,甘為人梯。“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睅熣撸趯W生點滴,必備大海之學識,當學而不厭,勤學不輟,精教不止。學高則為師,“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教師之學識并非一日之功也,需遨游書海,心馳寰宇,目及八荒,沉淀知識之精華,窮其一生之所求?!抖Y記》有言:“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倳浉嬲]師者: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位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
師德之重,終于淡泊。習總書記講話有云:為師需有熱愛教育之定力、淡泊名利之堅守。師者要于三尺講臺覓得幸福,千萬桃李聞得花香,不為世俗所染,不為名利所絆,安貧樂道,寓教于樂。莊子曰: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圣人貴精。《誡子書》有言: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師者,君子也,莫以利而教,莫以教謀利,茍以利教,茍以謀利,則失道。
師德之道在于修也??倳浺匀膭钇錇閹熣撸杭娼虝陀藶橐?,兼言傳和身教為一,兼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為一,兼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為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洞髮W》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師德之高,于雕于琢,于磨于修。回眸千載,古之大圣賢者,均內外兼修,如孔孟二圣,不僅桃李滿天下,其自身也是為師之典范、師之精英。經師與人師并重,立德與立言兼收,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一一篤行。今之為師,當以孔子、孟子、韓愈、王陽明、陶行知等教育先賢為范,懷揣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當“四有”好教師,胸懷天下,心系蒼生,以文明傳承、社會進步、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為己任,遞其正能量,弘其真善美,揚世之真理,鑄靈魂,塑生命,做學子健康發展之“引路人”,做學子品格之“大先生”,當人民擁戴之“好老師”。師之一生,修之一生,是以師之修養,不可一日而輟也。
總書記有言: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之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涌現一大批好老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師德之建樹,系時代所需、現實所迫,乃千秋之大功、萬世之偉業,師之管理者不可閉目無視而荒廢也。管理者當舉千百之策,集千鈞之力,愛其師,建機制,立規范,樹典型,鞭笞歪風,弘揚正氣,興尊師重教之風。師德高聳,紅燭永照,桃李芬芳,欣欣向榮之氣象,亦在咫尺之間矣。
斗轉星移,日新月異,而師道有循,師德如鼎,從師之吾輩,當立德為先,方可振興教育,實現民族之復興,揚吾大國之雄威,成教育之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