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24字教學模式 構建新型文言文課堂
作者:郝曉芹
發布時間:2018-11-07 15:26: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閱讀感悟、自學檢測、合作交流、展示點撥、分層訓練、拓展延伸”,這是山西省太谷縣張四保設計和實踐的24字教學模式,也是我們學校引進和倡導的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教學模式。
一、24字教學模式解讀
1.閱讀感悟
閱讀感悟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一種方式,是24字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是交流和展示的前提,是發現自己不懂不會不知的關鍵。
2.自學檢測
自學檢測是在學生閱讀感悟、自主學習課本之后,快速找準自主學習中的疑難所在的一種檢測,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自主學習的成果,發現有多少內容還不會,什么地方不會。
3.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應在學生經過充分自主學習以后進行,教師應該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優生影響、帶動、幫助同組的人,共同去討論、去思維,共同進步。
4.展示點撥
課堂展示的內容以本節課所學知識為主,主要是在課堂上對所學知識進行展示,展示形式靈活多樣,教師只是隨時點撥引導。
5.分層訓練
分層訓練是課堂教學鞏固和熟練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應在課堂上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教師應根據課堂內容,緊扣教學目標來精選習題。
6.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要求教師將每節課的知識點拓展延伸到生活實際中,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24字教學模式運用
我在教學《論語》十二章時,充分運用了24字教學模式。
第一課時:閱讀感悟
學習前,我提前把背誦任務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背誦,同時利用文言注釋工具書,理解每一章的意思。學生在預習時沒有壓力,也沒有離開教師的指導范圍。
當正式開課后,我對學生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在疏通文意時動筆圈畫,疑惑之處標記出來,鼓勵學生在文本空白處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巡視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第二課時:合作交流
我在出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識記重要實詞,理解重要虛詞)后,布置了操作流程,同桌互換設計的習題,迅速投入到檢測中。我在巡視中發現一些學生的解釋有偏差,只對學生做了提示,但沒有糾正,留著在互查互糾中發現并改正。
接下來的討論環節,我則不斷巡視,及時了解合作交流情況,但沒有過多干預學生的討論。在討論中,我適時挑起“矛盾”,引發學生思考,從而讓討論更熱烈。
本節課布置的任務是譯讀全文,并思考《論語》十二章中哪些章節是關于“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道德修養”的,下節課展示。
第三課時:展示點撥
展示中學生表現積極,并能表達出各自的觀點。當學生的回答結束后,我結合他們的回答給予客觀中肯的評價,從他們的眼睛里我能發現他們得到了自我價值的認可和肯定。對于有爭議的問題我讓學生再次討論,不斷強調“參與無錯”的理念,激發更多膽小的同學參與展示。
第四課時:當堂訓練
此環節我利用的是學校配發的資料《績優學案》,我從中挑選了幾個習題,讓學生當堂完成,發現問題,個別輔導。《論語》十二章中的內容各有所指,立意深遠,不少格言警句閃現著思想的光芒,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在今天仍有借鑒和啟發作用。比如“人不知而不慍”“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之類的句子,我讓學生談感受,并把它們延伸到生活實際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24字教學模式運用反思
整篇課文上完,我認為在教學設計和教學研究上我投入的精力和時間較多,課堂上調動和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我說的話并不多,學生主動記住的知識多。24字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努力轉變學習方法,由被動聽轉為主動學,要耳、眼、腦、口、手并用;大力提倡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參與中掌握知識,生成能力,才能將老師教授的知識記得多、記得準、記得牢。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探究,我和我的學生已適應了這種課堂模式。24字教學模式真正讓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從而使課堂效率大大提升。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細細體會這種模式的內涵,將之更好地應用到教學之中,力爭讓這種教教學模式惠及班里的每一個學生。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高石崖初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