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發布 “有溫暖的家”是學生認為最重要的事
發布時間:2018-11-06 14:28:0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本刊綜合訊9月26日上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周刊聯合發布了《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
該調查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共計325個區縣,11萬余名四年級學生、7萬余名八年級學生和他們的3萬余名班主任。該調查基于全國代表性取樣,其結果能反映全國家庭教育的狀況,是我國家庭教育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報告。報告不僅客觀呈現了我國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突出問題,還為我國家庭教育領域的科學研究與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有溫暖的家”排在學生認為的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在調查學生最崇敬的榜樣時,研究發現“父母”排在第一位。這表明孩子對父母普遍持有積極的認可和敬愛態度,也為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親子溝通方面,超過兩成學生認為家長表現有待提升。溝通問題不僅困擾著親子關系,在參與調查的班主任中,九成以上表示家校之間的溝通也存在問題。排名前三位的問題包括“家長認為教育孩子主要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家長參與溝通的積極性不高”和“與家長教育理念不一致”。學生和班主任都認為家長最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情況。學生大都認為家長對自己最關注的前三位是學習情況、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其人數比例遠高于對道德品質、日常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或特長、心理狀況等方面的關注。雖然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普遍最為關注,但調查數據顯示,他們對孩子學習生活的參與程度與關注度卻并不成正比。“家長從不或幾乎不和我一起讀一本書”的情況較普遍。本次調查也對父母參與撫養的家庭和非父母參與撫養的家庭,以及東中西部地區的家庭教育狀況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父母參與撫養的家庭在親子溝通、家長尊重孩子、家長學業卷入、親子閱讀等方面表現普遍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