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發展及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踐行新課程教學理念,是現代學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學會反思與總結,使語文教學更加高質、高效。

一、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及其重要意義

首先,教學反思使教師更加深入地思考。一般性思考往往很容易遺忘,而深入思考可使教師對教學更好地進行感悟。通過反思,教師對具體細節把握得更好,教案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更充實,可以更好地開展教學。

其次,教學反思對教師理論水平提升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僅僅簡單思考,無法使思維與理論知識有效結合,這種思考往往也就使知識停留于形式層面。通過對語文教學進行深度反思,可使教師追求更高質量的教學。在這種動力驅動下,教師可以加強自身學習,實現教學理論及教學實踐的有效結合,教學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再次,教學反思可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以有效提升。通過教學反思,教師能夠對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對自身教學過程進行總結,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聽課效果。通過在課前、課中及課后不斷反思,教師能夠更好地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最終實現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教學反思的有效策略

1.教學思想的反思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思維對其意識具有決定作用,同時對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影響。教師在開展教學反思方面,首先應當反思自身教學思想是否與教學改革理念相符,對以往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進行更新,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使師生之間形成平等互助的良好關系,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對教學思想的反思,實質就是反思自身能力是否符合教學要求,教師要通過網絡學習、繼續教育學習及書本知識學習等,通過對語文教學成果不斷進行研究,不斷強化自身學習,從而促進自身素質及綜合能力的提升。

2.教學方法的反思

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情況而言,很多教師往往熱衷于傳統教學方式,比如灌輸式教學。傳統教學方法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課堂教學也會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隨時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對于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有充分認識。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現代教學方法,使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從而使教育教學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實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及水平的提升。

3.教學效果的反思

在每次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應當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反思與學生之間進行的互動交流,對教學成效進行評估。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反思,并及時改進,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另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有專門的反思筆記,對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進行記錄。

4.教學評價的反思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因而對教學評價進行反思也就十分必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反思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及不合理之處,在此基礎上更好地改進教學評價方式,使教學評價能夠更加科學合理,進而保證教學評價能夠為課堂教學開展提供科學依據。

為了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加強教學反思,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教學反思的重要作用及意義增強認識,并且從各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反思,從而使教學反思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今后更好地實施教學提供支持。

作者單位 安徽省長豐縣雙墩鎮物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