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數學教師采用的是單向灌輸的教學方式,教師向學生講述知識點,學生被動地接受,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其中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小組合作學習使師生間、學生間可以進行有效的互動和交流,課堂氛圍輕松活躍。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了時間與空間,充分激發學生積極進行思考,鍛煉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主動探索、敢于提出質疑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反饋與溝通,教師可以在學生遇到思維阻礙時進行及時的講解和點撥。當學生表現出色的時候,教師通過表揚與稱贊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通過交流和學生的具體表現可以發現成績較差的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教學中對這些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以幫助他們提升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感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增強其學習數學的信心。

2.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只有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中,可以說“興趣”是保證課堂有效教學的一個前提。教學實踐證明,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合作式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有效地進行交流與合作,通過集思廣益的方式在思維的碰撞中領會知識。這一過程也可以讓學生找準在學習小組中的具體位置,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自豪感與成就感,有利于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3.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團隊協作意識

團隊協作是指同伴間協調分配好工作任務,進而通過齊心協力的合作共同達成具體的目標。數學中進行合作式學習能夠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組織與協調能力,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感受集體合作的力量,明白組織與協調的關鍵性作用。

4.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探究能力

新課標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探究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培養也是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追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解決疑問,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引導學生漸漸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和邏輯思維方式。

二、數學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現狀

1.小組學習缺乏實質內容,僅僅注重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指的是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討論小組,在課堂上通過討論交流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目的是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一部分教師沒有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質內容,僅僅在形式上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沒有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精髓,諸如小組在學習中怎樣進行討論,怎樣引導小組中的同學對問題進行分工探究與合作學習。這種僅僅有形式而缺乏實質的小組教學是無法實現小組教學根本目標的,不僅不能促進課堂教學,反而會浪費課堂時間。

2.小組中的學生在表現和參與上不均衡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但是在實際的分組學習中,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由于其理解問題的能力與探索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出色,因此在小組中具有更多的發言機會。學習成績相對差一些的學生往往在討論中很少有發言的機會。看似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其實學生參與和表現的機會并不均衡。

3.小組中學生合作缺乏主動性

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但在教學實踐中,對小組的交流討論結果進行總結的只有一人,這種情況下一些組員常常會出現消極的情緒,覺得自己可以不用參與討論,不用表達意見,還有一些學生過分執著于自己的思路,不能聽取其他組員的見解,這兩種情形常常會影響小組學習的有效性。另外,學生的性格也存在很大差異,一部分學生性格內向,在小組學習中不愿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思路,對于組員間的交流持排斥的態度,這也會使小組的合作學習受到影響。

4.小組學習的時間安排不科學

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交流中常常出現不同的討論觀點,小組成員常常各自理由非常充分,都覺得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使討論陷入膠著狀態,長時間的討論并未得到一致的結果。小組之間討論的時間對教學的進度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地安排學習小組討論的時間。比如,當學習小組中的學生執著于一個問題的關鍵點而得不出結論時,教師要及時進行分析和講解,幫助學生處理討論中的難點,合理分配課堂教學的時間。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踐與運用

1.教師要通過問題的有效設置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問題設置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問題設置得合理,能夠在實現知識有效傳輸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學中的實際作用。為了保證小組討論的有效性、提升教學的質量,教師首先要對數學教學大綱與具體教學任務進行科學全面的認識。另外,教師對班級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還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依據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設計小組討論的具體問題。

2.營造利于學生討論的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對于學習小組的學習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保證小組學習的質量,教師要對教室進行合理布局,這樣能夠促進小組成員更加有效地進行討論。根據分組的情況來布置教室內的座位,座次要根據小組的分布情況進行安排。這樣可以有效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使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

3.完善小組討論的機制,保證討論的有序進行

良好的機制為學習小組討論的有序進行提供了保障,使小組討論的質量與效果得到有效保證。教師要依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完善小組討論的相關機制。一般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各種問題,很多問題通過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小組討論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然后再進行詳細的解答,使學生不明白的問題得到有效解答,促進小組討論的有效性。

4.合理安排小組討論的時間

如果小組討論的時間安排不合理,會影響課堂的進度,使原本的教學計劃無法實現。為了保證教學有序進行,教師要把握好學生討論的具體時間。教師可以將接下來要進行的教學內容提前告訴學生,讓學生通過預習查找所需的資料,這樣可以有效節約小組討論的時間,還能保證討論的有效性。學生在進行討論時,教師要準確把控時間,還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從網絡上分組搜集相關材料,或者搜集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然后給學生15分鐘的時間進行展示與討論,之后教師對學生的討論和展示情況進行評價和總結,對于小組間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重點進行講解。

四、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中的主體,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可以積極地思考問題、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實現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方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以便及時地進行指導。小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意識以及探索精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實現自我的提升與完善,使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崇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