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既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教學成果的受益者。但是,數學教學和學習本身是十分枯燥的,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激發他們的潛能,使其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增強創新意識。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現就個人的幾點經驗與大家共享。

一、必須轉變陳舊的傳統教學觀念,創新情景教學模式

要適應從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就必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一觀念,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情景式的教學模式,通過不同的情景培養和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好多學生已經適應了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是被動地跟在老師的后邊跑,而不能充分地發揮超前想象思維,缺乏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思路解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營造愉快、寬松、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創新活動,是一種復雜的腦力勞動,是我們發現新知識、新問題、新方法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既是參與者,又是創新的主體。因此,培養和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非常重要。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更好地發展創造性思維。作為教師,應該營造出一種民主、平等、寬松的環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盡可能地發揮想象,開闊思維,激發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互相交流。例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微課等形式,以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提問以及學生之間的互相提問,探索多維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意識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思考能力,讓他們通過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就有能力解決其他類似的問題。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或者通過針對所學內容互相進行提問與回答等方式,使學生對所討論的問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認識和思考,學習其他同學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進而拓展自己的思維,激發創新意識。

四、積極評價和鼓勵學生,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和接受水平都顯著不同,就需要教師在肯定那些思維敏捷學生的同時,更不能忽視那些反應相對遲鈍的學生,要多對這些孩子進行提問,也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每一次回答,即使回答不正確,也要積極評價他們的學習態度,鼓勵他們更多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要讓那些反應快、思維敏捷的同學將自己解題的思路和方法,講給全班其他同學聽,如果有不同的解題思路更應該充分肯定,使同學們養成多思路、多方向解題的思維方式。同時,教師也要對同學們的每一種解題方式和思考方法進行積極評價。這樣,既可以提高部分反應遲鈍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激發了優秀學生進行更加積極的創新思維活動,對教學成績的取得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將個性差異與共同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通過我們不斷的探索和創新教學實踐,一定會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要求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作者單位 寧夏固原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