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客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者:武 鵬
發布時間:2018-11-02 16:19:4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強調學生創造意識的發揮,致力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創客教育融創新教育、體驗教育、項目學習于一體,與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相契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運用創客教育理念優化教育教學,可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缺乏新穎與創意,學生只是機械的訓練,課堂教學失去了活力。要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樹立創客教育理念,創設教學情境。情境的創設要有新穎性與可操作性,這樣才能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如在PPT的學習中,可以通過制作電子報刊、創作電腦作品等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制作的過程中,如何確定鮮明的主題,如何布置場景,如何優化排版,都可以讓學生大膽嘗試,實現自己的創意,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二、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快樂掌握知識
所謂創客就是通過自己動手來實現自身創意的人。創客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培養善于動手、使自己的創意得到完美實現的人。創客們通常是以興趣為動力,在寬松的氛圍中生發創意。小學生好玩,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在玩的過程中往往會閃現創新的火花。創客在“玩”的心態下,想象力與創造力才能得以盡情發揮。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貫徹寓教于樂的觀念,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發揮自我個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才能身心放松地積極思維,發揮自身的創造力。教師要深入了解學情,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這樣既能滿足學生愛玩的心理,又能促進學生信息技術方面創新能力的形成。
三、發揮任務驅動作用,培養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學科有著很強的操作性與實踐性,不僅需要學生動手,還需要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任務驅動手段,是引導學生產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讓學生把自己的創意轉變為具體的作品設計,這是對創客思維觀念的體現。要引導學生產生創意,教師應該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任務及項目,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既要讓學生掌握動手操作的要領,又要讓學生在操作實踐過程中體驗到信息技術的核心內涵,激發學生對項目創新的積極性,更新舊的思維方式,給作品以新的內涵。如在學習“創建演示文稿”相關內容時,學生可以運用WPS的演示來制作完成兒童節學校歡慶會的舞蹈節目這一創意設計任務。首先,要重視任務的創意分析。教師在設置了創意任務以后,就要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具體分析,把任務分解成幾個小任務或幾個步驟來完成。通過分析,學生受到啟發,把任務分解成舞蹈錄制、舞蹈編輯及特效添加三個部分,然后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創意設計。其次,要重視任務功能創意設計。在對任務進行分析后,要對任務的其他功能進行創意設計,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播放形式、動畫效果及背景音樂等內容進行設計,為具體制作做好準備。整個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組織合作互動,培養創新能力
將創意設計通過自己的作品得以體現是創客教育的重要目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由于每個人的創意能力總是有限的,集體的智慧往往能夠達到更好的創意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愛好與特長,讓學生通過互動交流來實現優勢互補。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踐,讓學生合作共享,彼此受到啟發,從而完成知識的建構。例如,在教學“制作電子報刊”相關內容時,根據學生的愛好與特長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在合作過程中都分工明確,不同的學生完成不同的制作任務。愛好美術的同學負責圖片搜集與風格設計,寫作能力強的同學負責文本的編寫,具有音樂特長的學生負責作品的音樂設計,作品的整體排版由具有編輯特長的同學完成。通過合作使作品更加完善,既滲透了學生的創意設計,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總之,運用創客理念引領信息技術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深刻地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轉變觀念,科學設置教學內容,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作者單位 山東省東營市實驗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