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實踐能力的土建類專業課程體系探索——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
作者:劉清穎 劉啟泓 趙 冉 西安培華學院人居環境與工程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11-02 14:47:0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文章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研究西安地區幾所典型土建類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探索本科高校土建類專業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系設置,并提出新課程體系的設置原則和方法,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土建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工程實踐能力 土建類 課程體系
基金項目:西安培華學院校級重點教研項目,項目名稱:“強化土建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系研究”,項目編號:PHZ1702。
前 言
工程實踐能力是當前我國應用型人才應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土建類專業本身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結合當今社會的需求,高等院校土建類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為主。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完全不能適應應用型本科高校對人才教育的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實踐教學占比較輕,處于從屬地位。(2)實踐教學形式單一,內容陳舊。(3)實踐教學環節運行不規范、監督不到位、考核不合理。(4)高校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很難高質量完成實踐教學工作。因此,研究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特別是研究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系改革,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步驟。
1998年,國家教育部將之前的建筑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港口工程等八個專業融合為一體,改稱“土木工程”專業,調整后的土木工程專業具有“寬口徑、方向多、綜合性強”的特點。針對土木工程專業目前的人才培養現狀,本文以西安培華學院2017年教研課題“強化土建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系研究”為依托,對西安地區幾所典型土建類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進行了調研,對西安培華學院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設置進行探索與改革,并開展了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研究,利用互聯網、軟件、實習基地等各種教學平臺,充分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探求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高質量人才培養的新課程體系。
西安地區典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設置
土木工程專業是土建類其他專業的基礎,對西安地區幾所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調研的結果表明,土木工程課程體系大體由五個部分構成:一是通識教育模塊,主要包括思政、英語、體育等;二是自然科學基礎模塊,主要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物理等;三是學科專業基礎模塊,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概論、工程材料、工程制圖、力學等;四是專業必修模塊,主要是本專業必須學習的一些課程,如鋼筋混凝土設計、鋼結構等;五是專業選修模塊,主要是學習本專業所需要了解的一些學科邊緣知識,如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土木工程防災減災等。對于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塑造,貫穿于這些課程的實踐環節與獨立實習實訓當中。表1針對西安四所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實踐環節進行了對比分析。
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基本原則
首先,課程體系的設置須滿足人才培養的目標。各大高校對于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都有明確的要求,課程體系的設置必須滿足人才培養目標中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培養出符合培養目標定位的人才。
其次,課程體系的設置須體現出學科專業前沿的發展。在土建領域,各種新的設計思路、施工方法層出不窮,要適時把握好國內外學科的前沿知識,將新技術、新知識融入課程設置中,培養出可以適應學科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最后,課程體系的設置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可實現性。課程體系的設置最終總要落到實處,尤其是實踐教學,對實驗室、實訓基地、實習指導教師等都有較高要求,課程體系的設置必須要保證其可以準確無誤地實現。
基于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系探究
按照《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要求,土木工程課程體系可以劃分為工具知識體系、人文社科知識體系、自然科學知識體系、專業知識體系四個部分,根據規范的要求,其中的專業知識體系由知識領域、核心知識單元和知識點三個層次構成。根據規范的要求,結合學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圍繞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構建以課程群為基礎,以工程項目學習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由學生來完成基于某個實際工程的、具有相對獨立性又緊密聯系的系列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在實際工程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依據課程的相關性與類屬性,土木工程的專業課程可以劃分為六個課程群(如表2所示)。
表2 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群劃分
課程群的劃分形成了以專業基礎課為核心,充分注重基礎課程和基礎技能的學習,涵蓋了“大土木”專業基礎的必要專業知識的課程體系。對于專業基礎課程群和力學課程群,實踐內容涉及的大多數是實驗,對于實驗內容的布置,須提倡學生多做設計性、開放性實驗,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和創新能力。對于工程項目管理與經濟課程群,實踐環節要多安排大作業和項目實訓,并且實踐內容一定是實際的工程項目,以利于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對于結構設計課程群,實踐環節皆為課程設計,此環節同樣須讓學生了解并參與真正的工程項目。對于施工方法與組織課程群,需要和企業聯合指導進行,使得學生能到達工地進行現場觀摩與學習。對于實習課程群,校企合作的企業要承擔大部分的教學任務,學校需要聘請企業具有工程師資格的技術人員做指導教師,學生深入到工程現場并參與施工、設計工作,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畢業設計階段,學生畢業設計的題目也全部是來自生產一線的項目,必須要百分之百實現真題真做。在畢業設計的整個階段,學生將所學的所有專業知識都串聯了一遍,完整地解決了一個工程項目中的各種問題,學生得到系統、全面的鍛煉,從而形成完整的工程思路。
結 語
應用型工程人才的培養,要以專業核心能力為導向,本文通過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群的劃分,針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給出一些指導意見。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中處于核心地位,要想形成一套既適應經濟發展又符合行業需要的教學體系,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