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氣質是書香之氣,最美的校園是書香氤氳的校園。對于我們這所只有短短五年校齡的年輕學校來說,想要讓我們的辦學理念 “給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給人生最堅實的起步,為生命幸福奠基”落地落實,“語文主題學習”無疑是一劑良方。

一、實驗伊始,我們步履蹣跚

辦學伊始,我們就申請加入“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通過閱讀為師生生命打底著色。像所有走上“語文主題學習”之路的學校一樣,我們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擬定了實驗開展計劃,確定了“試點推進、典型引路、一元主導、多元發展”的基本思路,選定了實驗年級和實驗教師,并聘請了資深專家指導實驗的開展。

為了切實讓“讀”占鰲頭,我們整合課時,確定了“突出一個主題,依托六種課型,落實四級目標”的基本實驗框架,提煉出了:整體預習課、預習達標課、精讀引領課、略讀整合課、閱讀拓展課、閱讀實踐課六大課型。

二、前行路上,我們昂首闊步

1.夯實小組建設,讓“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彰顯活力。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罢Z文主題學習”轉變了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重視學生的自學和合作學習,因此我校非常注重學習小組的建設,對小組的劃分、組長的培訓、合作展示的方法、規范用語的培訓、捆綁式評價跟進等,都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讓合作學習彰顯其實效性。尤其是五期的“小組宣講團”活動更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讓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帶動學生。宣講的時候,無論是現場的模擬合作學習,還是優秀小組長組員的真誠演講以及現場機巧的答辯交流,無不彰顯著合作的魅力。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安排了小組課前展示環節,成語積累,古詩名句、趣味故事、新聞播報、字謎游戲等短短兩三分鐘的內容豐富的展示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表達又給孩子們閱讀積累提供了展示微平臺。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閱讀思考,合作探究,有針對性地解讀文本、整合資料、共讀欣賞、暢談感受,讓課堂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

2.扎實的集體備課讓我們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更好地落地。

在推進實驗的過程中,我們開展了扎實的集體備課,精讀課中核心問題的提煉,合作展示的內容、形式,略讀整合的契合點,實踐展示課的方式等,都是我們研討的內容。記得在討論四年級下冊“田園風情”單元的時候,老師們對課例的整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有的從文章的謀篇布局入手,認為應該精講《鄉下人家》,以清晰的條理為主線,鏈接同樣層次分明的《牧場之國》,再學習三首田園風光詩,拓展相同類型的田園詩,并在學習《四時田園雜興》時引入《麥哨》,體會鄉村兒童無憂無慮、怡然自樂的生活;有的老師則認為《牧場之國》為異域田園風光,應拓展主題叢書中類似的文章。當時兩位上課教師各自選擇了不同的整合方法,但學生卻享受了同樣美妙的閱讀之旅。這樣的備課不僅將課內閱讀落到了實處,還對我們后期的多元課型的提煉奠定了基礎。

3.思維導圖預習卡的植入讓前置學習更有效,閱讀更富有個性。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訓練思維,訓練語言(同時也訓練思想品德)。而相對于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兒童時期打下的基礎至關重要。為了實現課內閱讀的目標,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時,我們設計了注重讀書方法指導的“學法導航 星級達標”單元整體預習卡。預習卡中有一個版塊就是繪制思維導圖,學生預習時通過思維導圖梳理自己對課文的個性化的理解,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單元的整體預習這一前置性的學習更具實效性。在讀寫聯動課中學生又能應用思維導圖選素材、理思路、豐富內容,用圖式語言喚醒學生的內部意識,喚起學生的構思熱情,激發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形成一種內省式、體驗式的寫作。同時在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們也開始嘗試利用思維導圖歸類識字、字理識字、聯想類比識字,既增加了識字量又解決了識字教學的枯燥問題還增加了識字教學的思維含量,可謂一舉多得。另外我們的單元主題教學的課型也是用思維導圖梳理的,老師們可以在軟件中自己加入一些相應課型的流程使得課型更具延展性,激發老師們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形成老師們富有個性化的“語文主題學習”教學流程。

4.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和展示平臺。

我們在樓道建起學生開發圖書閱覽區,閱覽區分為傳統文化、科技未來、名人名著、熱愛家鄉四個版塊,樓梯欄桿附有《三字經》,墻壁張貼讀書勵志名言警句,仿古書架定期擺放著各類圖書,給孩子營造了濃濃的讀書氛圍。與學校讀書文化相輝映的是各班營造的獨具匠心的讀書走廊文化和班級文化。

每周閱讀課、一年一度的“讀書節”“詩歌節”“書香家庭評選”等活動異彩紛呈,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

三、展望未來,我們期待在文字中優雅漫步

五年來,我們收獲了一些可喜的變化:“語文主題學習”喚醒了老師們的讀書、學習熱情,收獲了全新的教學理念,老師們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教材,科學梳理教材和叢書的關系,語文課變得簡約、高效,成了師生共融的凸顯語文本質的課堂。課內的有效閱讀也激發了學生的讀書興趣,開闊了視野,發展了思維,切實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一路扎實地走來,作為親歷者的實驗教師更有發言權,楊江瑞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2015年11月和“語文主題學習”項目組的專家畢唐書先生、馬紅芳主編一行調研回來后,她感觸良多,將自己一路走來的所思所感寫了一篇名為“在路上”的隨筆,記述了對“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從極力排斥、敷衍應付到醉心投入的心路歷程,得到了“語文主題學習”廣大實驗教師的認同,推薦發表于《語文主題學習》《教師報》等刊物。在全國“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教學大賽中,我校的李娜老師和楊江瑞老師榮獲一等獎。

語文教育家劉國正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語文教學要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師引導學生,學生也推動教師;教師得心應手,學生如坐春風’的境地?!痹凇罢Z文主題學習”這方沃土里,我們如何能得心應手,在閱讀中閑庭信步呢?我想,愛上讀書,學會讀書 ,積累、反思、學習、借鑒,加之專家的指導引領都是我們的法寶。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就像“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倡議的那樣,將是“一個喜歡讀書的老師帶著一群喜歡讀書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