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在的學校進行了影視德育課程探索,德育處的王主任率先開展這項活動。當禮堂內《瘋狂動物城》上映后,觀看的學生無比激動,他們沒有想到還能在學校看電影。觀影后,學生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都說電影特別好看,里面的動物角色很可愛,很勵志。

一個學生說:“電影中的朱迪令我印象深刻。朱迪遇到那么多的困難,尤其是面對別人的嘲笑,依然是那么的努力和堅持。”學生聯系到自己生活實際,覺得應該向朱迪學習。當王主任宣布影視德育活動結束的時候,許多學生還意猶未盡,仍然沉浸在朱迪和小伙伴們追逐夢想的情境中。當時在場的我,也在心底埋下一顆影視德育的種子。我心想,如果在班會中也能選擇一些優秀電影,在電影欣賞中交流、討論,那么學生就會在無形之中接受到電影里的教育,所以,當下任務便是尋找優秀的影片資源。

我嘗試組織學生觀看影片《摔跤吧,爸爸!》,并引導學生交流影片,當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時,我則不斷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來點評電影。學生討論熱烈,影片中的父親角色成為關注焦點,在聯系自身實際情況時,學生更是踴躍參與:有的學生說,在家里父親沒有那么疼愛自己,很多時候忽視自己,沒有電影中的父親那么關心女兒;有的學生說,電影中的父親太過于自私,而自己的父親則很溫和,不會去干涉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尤其不干涉自己的夢想。那么,如何處理好父女、父子間的親子關系呢?

就是在這樣的交流下,學生對自己父親的看法隨著電影而改變;就在這樣的電影情節欣賞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不斷交流對話,學生慢慢地開始改變自己最初的想法。

假如影片中的孩子是我,怎么辦?假如遇到影片中的父親,我該怎么辦?是啊,在學校提供的影視話題討論單上,學生將自己的心里話寫在上面,不斷交流想法,產生新的認識。

影視德育的實踐到底走向何方?如果我們有心將優秀影視資源充分整合,開設成一門影視實踐課程,會在無形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圍繞主題,有序推進。新教育推廣人李西西老師著作的《36節電影課養成好習慣——新教育“每月一事”電影課項目用書》,在書本中有勤儉、守規、公益、勞動、審美、健身、友善、環保、好學、感恩、自信、自省等12個主題。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特點和學校德育工作的安排,便將自己的影視德育班會課程主題大致分為感恩教育、勵志教育、禮儀教育、勤學教育。

1.學會感恩

在感恩教育中,選擇了中國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因為電影播放時間較長,所以在班會開展的前一天提出觀影要求,在班會中,節選影視片段再進行重溫,然后開展激烈的討論,學生紛紛都在影視中有了情感的訴說、自我的表達和對老師有了不一樣的認識。有的學生在觀影單上,寫著“以往我都不理解老師為什么對我們那么嚴格?現在我看完了電影,覺得老師真的非常關心我們,現在開始,我也想成為一名老師,以后讓我的學生都能考上優秀的大學。”

從孩子的童心童言可以讀出孩子對老師的理解,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感恩的種子。《漂亮媽媽》這部電影是配合母親節觀看的,結果也很意外,有個女孩恰巧與媽媽在鬧矛盾,看完影片之后,當時眼淚就嘩嘩地流了下來,她覺得影片中的母親和自己媽媽一樣付出了很多,只是自己沒有注意,當時決定回家后要向媽媽說“對不起”。

2.學會“奔跑”

勵志教育主推印度系列電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鞋子》三部電影在勵志教育月時,受到學生的好評。尤其是《小鞋子》這部電影資源介入德育時,學生一開始都覺得這部影片有點枯燥乏味,但是后來看得越來越認真,對電影中的小主人公十分欽佩,“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在雨里努力奔跑”,沒有鞋子穿的小主人公更是跑出了賽場的冠軍。三部電影都是關于學生成長的電影,十分契合兒童心理年齡特點。中國夢,我的夢,學生對此都有印象。不過學生真的了解自己夢想嗎?這一類的勵志電影可以讓學生對自己了解得更深入,也可以從電影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夢想。

3.書影比較閱讀

利用電影與書籍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教育。如《城南舊事》,我先在班級組織開展共讀活動,讀完之后,利用一節班會課播放《城南舊事》電影中的一些片段,在放完之后,讓學生說一說電影與書籍的異同之處。書影比較讓學生有了不一樣的體驗。

整合動畫資源,相得益彰。在影視德育班會課程體系中,我注意到學生更喜歡看動畫,如果能夠將身邊的動畫影視資源整合好,形成動畫影視課程,作為班會課程的補充,易于被學生接受,可以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1.國內動畫,注重傳統文化教育

我選擇了《龍牙星》《老虎學藝》《愚人買鞋》《小馬虎》幾部微電影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的素材。微電影播放之后,在班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學生在電影中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比起我們以前班隊會的說教效果強多了。

如《小馬虎》主要講述一個粗心大意的孩子,平常在學習中總是粗心大意,最后來到馬虎國,發現自己闖了大禍,后來明白了粗心大意要不得,從今往后要改正粗心的壞習慣。在《小馬虎》播放之后,學生進入討論環節,都指出自己在學習中的馬虎,而有的同學在第二天的作業中就特意提醒自己要檢查一遍,小馬虎的故事在班級流行了很長時間。聽班級的數學老師講,數學計算題當時的正確率高了許多。以前某同學粗心大意,但是在這幾天,他特別認真,或許這就是電影《小馬虎》的功勞。

2.國外動畫,啟迪學生心靈教育

國外的優秀動畫片從場面和人物設置上更為學生所喜歡,尤其是電影情節,學生覺得一波三折,而且電影中的生活和現實生活無限接近。于是,班會課程國外動畫系列,我精心選擇了《瘋狂動物城》《冰雪奇緣》《飛屋環游記》《愛麗絲漫游仙境》《神奇飛書》《月亮與孩子》等。在《神奇飛書》中,學生被影片中的情節所吸引,書飛來飛去,最后又回到原點,學生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經歷了一次書的漂流之旅,從影片中看到書與人的關系,再回到現實,明白了要好好愛惜自己的書,多與書交朋友。《冰雪奇緣》更是讓觀看的孩子們體驗冰與火兩重天的感覺,在斗智斗勇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擔當,學會自信,這樣的心靈教育是必要的。

影視德育班會課程探索以來,不同影片帶給學生不同的人生體驗,豐富了學生的人生閱歷,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裝點了學生的未來。(本文系“課程故事”專題征稿精選稿件,歡迎來稿。投稿信箱:304968015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