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研究,讓教學優化持續進行
作者:閻良區關山中學 蘇曉軍
發布時間:2018-10-24 16:42:55
在教學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問題。遇到問題并不是壞事情,它給我們指出了專業發展道路上的不足,給我們潛力的發揮提供了舞臺,同時使我們得到了克服困難后的進步和成功。
面對問題,不要逃避,不要漠視,不要蜷縮于自己能力之內,而要行走在“能力極限”的邊緣,讓優化持續進行。
如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我從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談幾點意見:
專家引領,指引問題解決的方向
工作五六年以后,教師的發展往往會進入“高原期”,如何突破自我,實現專業提升,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我也曾經迷茫、彷徨,也產生過職業倦怠。后來我通過閱讀學習,尋求專家教育教學的指導。我將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運用到教學中。嘗試教學一開始就要求學生進行嘗試練習,學生在嘗試練習中遇到困難,學生便會主動地自學課本或尋求教師的幫助,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當時我在高三教學,復習課由于是學生學習過的內容,高三的再次復習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在高三教學中復習某部分內容時,借鑒嘗試教學法的做法,將前一年學生常犯的錯誤典型例題讓學生先嘗試做,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引導學生有目的的學習,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同伴互助,在切磋中助推問題解決
我們對常遇到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例如如何進行探究、如何有效提問、如何控制課堂紀律、如何有效布置作業、如何有效提問、如何有效導課,等等。討論時大家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最后形成文字性的共識,有效地推進了政治學科教學的發展。
我們政治教研組根據推進教研組特色化建設的要求,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已經初步探索新授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三類基本課型多種適合我們的教學模式。當然有模式是為無模式,教無常法,貴在得法。這幾年我在高三年級試卷講評課和復習課的策略就是實踐應用和完善有關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學期,一些老師和領導反映早讀不出聲,學習效果差的問題,學校安排我們教研室研究這個問題。語文教研組、英語教研組配合進行專門的研討。教研室和我分年級分層次與學生座談,進行問卷調查,并分析總結,形成了有價值的建議提供學校參考。
自我反思,不斷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
眾所周知,政治課有些內容較為抽象和枯燥,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有次把當地鄉土素材融入教學,學生的興趣比較濃厚,教學活動得以有效開展。后來我嘗試在導課、突破重難點等教學過程中巧妙地融入鄉土素材,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和學習方式,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可以有效喚醒學生對家庭、對家鄉的鄉土情結,培育學生對家庭、對家鄉的親情觀念,更好地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學目標。后來我對中學思想政治課鄉土素材的選取與有效利用研究進行了專門的課題研究。
由鄉土素材到優秀的傳統文化,我把教材知識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建立了優秀傳統文化素材庫,并在實踐教學中把它融入到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