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于探索,勇于實踐——有關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
作者:寇建榮
發布時間:2018-10-22 10:28: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班主任肩負著教育和管理學生的重任,要想把學生教育好,把班級管理好,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尤其是要轉變自己的工作理念,適應“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從傳統的“管理學生”到“學生管理”,以“人性化”和“自覺性”的教育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班主任應是一個探索者
班主任應積極探索,轉變理念,擺脫德育主體的錯位,將目標落實到學生的德育上。
一、實施學生自我管理,培養自覺能力
1.創建得力的班干部隊伍。提高班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能力,促使班干部不斷進步,就會帶動和影響全班學生的積極性,班干部對班集體的形成和班風導向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為班主任,要引導班干部開展積極有效的工作,培養班干部管理他人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發揮自律小組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當前,班級管理的一大方向在于如何培養學生的自覺自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我在班級中成立自律小組,主要工作內容為負責班級每日的考勤、衛生、兩操以及課前準備和課堂紀律的監督與勸導,做好宣傳工作,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使班級形成有正氣、有次序的良好班風,為同學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自律小組成員各有分工,每日與參加課間操和衛生評比的同學保持聯系,及時發現班級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及時通知有關同學予以糾正,并定期向全班同學作工作匯報,總結前一個階段的成果與不足,對同學提出相應的建議和要求,同時也征求廣大同學的意見和建議,確定下一個階段的工作重點,不斷改進工作方法,進一步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齊心協力,使班級的各項常規管理正常化、制度化,使全班每一位同學都充分意識到自己作為班級一員的重要作用,自覺為班級爭取榮譽,做到自覺自律。
3.以量化管理為手段,保障學習氛圍。根據《神木四中學生管理制度》中的有關規定,我結合本班學生實情又制定了《高一八班管理公約》,認真做好學生德育評價工作,注重對學生進行量化考核,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不斷激勵以求進步。
二、激發成功信念,營造樂學氛圍
1.精心打造班級文化,力爭營造樂學氛圍。本學期我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很重視,精心設計方案,讓學生親自參與實施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辛苦與樂趣。在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自己的班級文化名片。
2.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人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我想說的是:“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興之所至,才會情之所達,也才能意有所會。我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借助班會等形式使他們懂得“我們不怕逆境,我們要珍惜順境”的道理,激起學生學習的強大內動力。
班主任應是一個實踐者
班主任應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個人素質與人格魅力。
1.好學上進,不辜負學生。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日常表現出來的事業心和忘我的學習、工作精神能給學生以極強的示范和影響,從而轉化為特殊的感召力,讓學生對班主任充分信任。我認為如果能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那才是做教師的最高境界。我們要一直向這個目標努力。
2.讓“愛”導航,提倡無痕教育。名師霍懋征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全身心地愛學生,是智慧力量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又是教育內化的“催化劑”。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時刻堅持“愛”字當頭,讓“愛”為教育導航。我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當中,首先尊重他們,與他們真誠交流,讓學生感到我是他們當中的一員,從而敞開心扉,接受我的教育。
3.有一顆年輕的心和不服輸的精神。中學生更喜歡年輕的教師,因為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和愛好,更容易交流和溝通。作為班主任更要有一顆年輕的心,能和學生共鳴,而且要有種永不服輸的精神來激勵學生不斷上進。
“三尺講臺,敬業人生”,應該是所有班主任一生的追求,也是教師生命的濃縮,更是教師一生守候的財富!
愿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觀念與能力,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朗氣清,使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學生,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那段青春年華。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第四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