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如何正確指導在校大學生網上開店創業
作者:葉雉鳩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
發布時間:2018-10-22 16:43:3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網上開店創業給眾多在校大學生、應屆畢業生和創業者提供了新的商機。高等院校首先要做好在校大學生網上開店創業的風險防范教育,要加強技術層面的監管和服務。學校應該發揮自身優勢,指引在校大學生網上創業,也要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合適的創業平臺,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經營理念,學習創業技能,以便他們能服務社會,回報社會。
【關鍵詞】網上開店 高等學校 大學生 創業
網上開店創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也是大學生創業的方便途徑。網上開店創業突破了時空限制,也突破了實體店大額資本投資的硬件要求。創業者可以把網店放在書包里,裝到口袋中。網上商店,又稱“網上店鋪”“虛擬商店”,是電子商務的典型組織形式。這種建立在互聯網上的商場,其實質是將傳統商務模式中的商店或超市以圖文展示的方式搬到互聯網上[1]。現今極為熱門的網上開店創業為眾多在校大學生、應屆畢業生和創業者提供了新的商機,大家紛紛投入到以電子商務為主的互聯網經濟浪潮中。對于起點較低而又想開創自己事業的大學生來說,網上開店創業是21世紀最佳的創業途徑。
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進行網上開店,嘗試創業的熱情固然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但是學校要正確引導,加強約束和監督,以免學生顧此失彼,荒廢學業,還要防范電商投資經營風險,避免出現不良網貸或者創業失敗現象。同時,高等學校也要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合適的創業平臺,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經營理念,學習創業技能,以便他們更好地服務社會,回報社會。
高等院校要教育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上創業觀念
人類的創業過程就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2]。創業是人們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嘗試,創業精神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思想動力。創業并不是企業家或者少數聰明人的特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們從事的勞動或者創造性的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廣義的創業活動。但是,創業和一般意義的勞動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首先,創業是構建一個有內部控制機制的社會組織或者企業,在國家政府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有組織、有計劃的生產經營活動,是通過向社會提供服務獲得收益的社會活動。其次,創業是創新精神指導下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在校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學習網上創業技能是21世紀社會的時尚和文明。每個青年人都應當肩負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重任,理解創業,理性創業。
在今天的大學教育中,大學生不僅僅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也學到了較高層次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當代大學生不能養尊處優,要堅持艱苦創業的精神,開拓創新,通過創業實現人生理想。
做好在校大學生網上開店創業的風險防范教育
創業的風險是很高的,創業者面臨的不僅是市場風險,還有技術風險、管理風險、宏觀政策風險等[3]。在創業中,企業能夠獲得的資本渠道除了個人積累外,還有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和國家政策基金等方式。
在校大學生首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業上,以學業為重。另外,大學生網上開店創業一定要選擇穩健投資。學校要做好創業風險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創業初期掙不掙錢不要緊,但是絕不能賠錢,一旦損失太大就及時退出,不要心存幻想,越陷越深。有句話說得好:賺不到錢,賺知識;賺不到知識,賺經歷;賺不到經歷,賺閱歷;以上都賺到了就不可能賺不到錢。
在校大學生網上創業重在能力培養。學生在網上開店初期,重在體驗網店的運營模式,可以在網店裝修、美工技法、渠道拓展、營銷推廣、客服管理等方面下工夫,掌握日常運營技能。不要在贏利方面過于追求,更不能操之過急。這一階段,在校大學生不要一開始就辦自主的網站,必須先在淘寶網、易趣網、拍拍網、當當網、萬店網、趕集網、萌小店或者微鋪寶等免費注冊一個用戶名,或者先加入一個商業微博、微信群,也可以像創辦鐵血網的蔣磊那樣從社區到網站,加入天涯、貓撲等社區,凝聚一定的人氣之后再轉型為電商。
對于網貸,學生一定要持慎重態度。P2P網貸平臺數量近兩年在國內迅速增長,迄今比較活躍的有350家左右。對這些網貸平臺,一方面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強規范性監管;另一方面,高等學校也要密切關注,杜絕在校大學生進行超前消費信貸。學校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美德,教育學生儉樸生活,謹慎創業。創業網貸要做好財務分析,確保項目的未來收益可以滿足抵償貸款。
在校大學生必須在網上創業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對于一名在校大學生來說,由于受到條件限制,一個人不可能完成選擇商品、進貨、庫存管理、細分市場、促銷、售后服務等一系列工作,所以在校大學生進行網上開店創業必須要組建或者加入一個創業團隊。開網店要采用零庫存開店的模式。故,在校大學生進行網上開店創業時,選擇中間商的身份參與電子商務運營比較方便操作。在校大學生可以以個人身份加入某個電商企業團隊,從事商品管理、訂單管理、品牌形象設計、商品促銷、客戶購買行為分析、競爭對手分析以及會員互動等營銷運營方面的單項獨立工作。同時,網上教育培訓、專業咨詢、成人考試補習、網絡維護、圖書制作、文字錄入、文字校對、版式設計、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和信息服務等工作,大學生都能利用空閑時間來做。
在校大學生也可以從事商業網站、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貼吧等網站代管工作。盡管這些工作可能沒有多少收入,但是通過對網上電子商務的接觸和運作可以增強自身素養,培養職業技能,為未來走向社會,參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礎。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在校大學生要多關愛,多提供適合在校大學生創業或者網上打工的機會,并給予適當的報酬。
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創業,學校應該有組織、有計劃地成立校園創業社團。一所大學應該有一個學生交換商品或者二手商品(書籍、文具用品等)的信息平臺。這些平臺不在于其商業目的,主要是培養在校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如果能夠像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那樣成立正規公司的話,學校可以在校內的大學生創業創新園區向同學提供場地或者資金方面的幫助,讓學生成立的創業小團隊可以獨立自主地去干。由于大學生參加工作的方式是分散式的,互聯網又為這種辦公方式提供了條件,因此,在國外被稱為虛擬組織,初創公司采用這種方式可以為大學生創業起步提供一個新途徑。
學校要提供技術層面的服務和策劃 加強法律方面的監管和援助
學校一定要把在校大學生的創業創新作為課外活動來加強管理和引導。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應該研究創業或者投資的C2C、B2C、B2B等不同模式的網絡平臺,開展微博、微信以及專業APP等專題講座,介紹平臺技術細節以及功能模塊。輔導員和導師應經常關注學生創業進展情況,教導他們不要急功近利,重在掌握技術和方法。學校要加強大學生創業創新園區的經營和管理,盡力提高園區的運營效率。政府教育部門和高等院校可以定期舉辦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或者演講比賽,進行優秀評獎,活躍創業創新氛圍。學校應舉辦校友創業創新成功經驗交流會,便于學生溝通和相互學習。對于有發展前途的創業項目,學校應允許學生按照學分制的要求,先創業再續修學分。學校要加強創業團隊的心理輔導,讓學生樹立為社會服務的創業思想。必要時,學校還應設立創業基金,對創業危機案例實施必要的資金扶持。
高等學校要加強網絡法規的宣傳教育,組織在校大學生認真學習“網絡法規簡明圖解”[4]。學校要教育學生依法上網,依法創業,該備案的要備案,該實名制的要實名制,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學生進行網上加盟和網上貸款一定要在創業教師指導下,認真研究合同條款,不可一時沖動造成經濟損失。學生與他人合伙在網上開店時,要認真起草“合伙經營協議”和“商業計劃書”,避免日后的法律糾紛。
不同層次的高等學校應該發揮自身優勢
指引在校大學生網上創業
在引導在校大學生網上開店創業方面,大學、高職學校,甚至技工學校應有所區別。科研型大學可通過云平臺,運用大數據加強電子商務、物流供應鏈、遠程教育、軟件研發等基礎手段的創業,要追求社會效益。應用型大學通過和實體企業的結對幫扶,努力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要追求現實的經濟效益。高職大專院校通過自身專業優勢(如機械制造、數控機床、會計學、金融保險、市場營銷等),向實體企業和社會各界提供專業服務,使得專業優勢落地生根,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過去,高校人員要為企業提供服務,必須要前往企業廠礦,在企業現場操作。現在應用APP、PDA或者移動OA系統就可以做到掌上辦公,處理業務。高等學校應該建立面向社會的對外服務平臺,做到“學校就在您身邊”。為此,高等學校應該建立師生交流創新創業心得的場所或平臺(如創業創新園區的咖啡屋、大實訓中心的交流區、校園推介會等),讓他們分享成功案例(淘寶網、易趣網、樂蜂網等),研究失敗案例(8848網站)。
“學校+互聯網+行業”可以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營造和諧社會
任何企業都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網店經營的新模式也會不斷出現。線上和線下的全渠道營銷是每個企業必走的經營之路。當代大學和實體企業的合作與互動,不但可以提升辦學水平,還可以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互聯網+行業”的運作方法,若是學生不介入一下也許永遠都不知道這個行業圈子里面的事情,所以應該親身實踐。“互聯網+行業”打破了時空界限,使得實體企業的經營管理可以分散外包給在校大學生。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多看看“互聯網+行業”的展會。青年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在互聯網上進行電子商務實踐,跟這個行業圈子里的人多溝通、多接觸,虛心地向優秀電商學習,把開網店作為課余活動的一種樂趣。這樣,學生在參加工作之后,就可以得心應手地把互聯網技術和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總之,“學校+互聯網+行業”既是實體企業運作的方向,也是高等學校開放式辦學的需要。在中共中央“一帶一路”倡議的感召下,建設一個文明的中國、創新的中國是高等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在校大學生不能盲目創業,高等學校也不能缺乏計劃指導。學生在合理控制和謹慎約束下的創業應該給予鼓勵;冒險、非法的網上創業應該取締。在校大學生要通過網上開店的實踐活動來鍛煉自己,磨煉自己。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遠離網絡游戲,多一些對家庭、對親友的交流,多一些社會責任感;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建設祖國經濟的潮流中,在電子商務的運作中檢驗書本知識,增加社會閱歷,共同建設效率中國,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盛榮東:《網上開店與創業》,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7,第1版,第3頁。
[2]宋紅霞、張鳳英:《創業管理實務》,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6,第1版,第2頁。
[3]劉曼紅:《風險投資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5,12,第1版,第82頁。
[4]陜西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法規簡明圖解》,2016,11,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