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管理的幾個職能
作者:李 衡
發布時間:2018-10-19 10:36:5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培養新一代人才,需要一流的學校,需要富有現代思想和現代意識和技能的一流校長,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要實現學校管理的最佳效能,關鍵在于校長怎樣管理學校。下面就校長的管理職能結合自己多年的實際工作談幾點淺見:
一、戰略決策職能
眾所周知,今天的漢中市第八中學,是在區域教育布點調整和資源整合的大背景下,由原八中和六中整合而來的。整合之后的漢中市第八中學分為南北兩個校區,原六中為南校區,原八中為北校區。兩個校區兩種校情,其歷史的盤根錯節和現實的迥然兩異,客觀而頑固地存在并橫亙在我們面前。對我及整個領導班子而言,要在學校內部管理理念,教師目標認同、機制、模式等方面做到優勢互補,在人員、文化、三觀等方面實現深度融合,在兩校區整體規劃、同步實施方面增速提升,不斷開拓新的思路、尋找新的方法、挖掘新的著力點和生長點,形成一套科學有效且切合實際的發展方案,達到各級黨委政府確定的目標要求,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絕非一件輕松之事。
按照小步調整、穩步推進的原則,我們對學校全體教職員工情況進行了通盤的考量和分配,本學期先后調整調度二十多人次,補充在兩校區需要的學科和部門。在我看來,人員融合只是第一步,只有建立在共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文化意識、教學理念、工作環境之上的融合,才會有深刻而持續的內生力量。為此,我根據兩校融合中隱藏的矛頭與問題,以專題的形式與全體領導和教師交流,以實現兩校領導、教師意識觀念的一致,我先后做了多場專題報告。目前,兩校領導教師就學校管理、制度落實、意識趨向,學校現在和未來規劃的認可度基本走向一致,積極向上、辦好兩校、發展好學校的心重新燃燒。
二、教學管理職能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兩校合并后,教育教學質量一定要繼續保持上升態勢。抓質量必須抓內部管理,我的思路是:秉承辯證法的精髓——揚棄思想,一分為二,繼承優秀,去陳出新,南北兩校區統一思路和模式,北區先行,示范帶動南區。
北區是我校的主體,絕大部分學生和教師分布在這邊。這里有老八中多年來積累傳承的管理體系和文化,有其特有的植根土壤和墑情,教師隊伍也有其相對穩定的人員搭配和情感情緒。2013-2016年,剛接手北校區的三年,我對教師隊伍建設進行了改造提升,以制度文化建設為抓手,出新招、出實招,狠狠剎住了一些消極負面現象的苗頭,爭取老師中大多數正義的力量,三年來北區教育質量一直保持上升,得到上級部門的認可,榮獲2017年陜西省勞動模范先進單位稱號。
三、內外協調職能
對于學校而言,領導班子的理念素養是內部管理的核心靈魂。新漢八中擁有24人的領導班子隊伍,要在較短時間內融合形成合力,我付出了很多努力。
首先,除了在支部會議、校長辦公會、每周行政例會上適時隨機進行融合外,還通過專題會議、活動互動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引導,及時糾正、凈化和提振他們的精氣神,以輻射和帶動廣大普通教師。目前,這支班子隊伍朝氣蓬勃、干勁兒十足,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堅固基石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其次,加強內部管理的科學規范,確保管理體系更科學、人員配備更合理、職責分工更明確、程序環節更精細、職能責任及時互補,依據管理體系和運行程序,切實提升管理工作的執行力。我打破南北兩區中層領導的固有模式,根據需要和未來發展進行崗位調整和交流;對政令執行的處室部門工作人員由主管校長、科室主任進行嚴格科學的責任分工和流程細化,特別注意過渡環節和互補互救,以實現最佳的管理效能。
四、開拓創新職能
作為漢中市中心城區目前規模最大的學校之一,整合后的八中肩負著家長學生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翹首企盼,聚焦著黨和政府的殷切希望和關注。作為校長,我積極以合并調整為契機,前瞻謀劃,增速提升。積極爭取黨和政府及教體局的支持,加強硬件設施的改造升級,提升軟實力的質量和品質,促進南北校區發展同步規劃、逐步推進。
總之,要管理好一所學校,校長要盡快轉變認識,改變以往被動的思維模式,進行角色換位,明確自身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以充分發揮自身作為管理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同時,校長還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尤其是預見力、決斷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掌握和運用現代管理技術手段的能力,重塑自我。讓我們沿著開拓創新發展的道路,遵照教育發展規劃,向著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前行,貢獻出我們的智慧與力量。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市第八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