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師大新版教材框架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作者:張 琪
發布時間:2018-10-19 10:29:5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日偶然看到在2018年9月即將投付使用的新版北師大教材框架,對比之前老版北師大教材,感覺從課程結構、內容安排、信息技術應用、知識邏輯關系等方面都做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特點:
一、基于背景知識,突出數學學科素養
我們驚喜地看到新版教材幾乎每一章都有“閱讀與思考”“探究與發現”“文獻閱讀與數學寫作”這樣的新增版塊,比如,《函數概念的發展歷程》《歐幾里得〈原本〉與公理化方法》出現在“閱讀與思考”版塊中,《探究函數y=[x]+[1x]的圖像與性質》《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圖像間的關系》出現在“探究與發現”版塊中,《函數的形成與發展》《對數概念的形成和發展》出現在“文獻閱讀與數學寫作”版塊中。這些新增版塊豐富了學生數學學科背景知識,體現了學科史對于指導學生學科學習方法的重要作用,進而指導學生實踐怎樣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如何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因此這次教材改版真正是為了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素養這一基本原則而制定。
二、基于自主發展,完善課程體例架構
從新版教材框架可以看到,課程體例進行了整合,主線圍繞函數、幾何與代數、統計與概率三個方面展開,比如必修一作為高中數學的核心基礎,內容圍繞函數展開,主要為《集合》《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函數的概念與性質》《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三角函數》五章;必修二圍繞幾何和概率,主要為《平面向量及其應用》《復數》《立體幾何初步》《統計》《概率》五章;選修三冊教材,第一冊為《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直線和圓的方程》《圓錐曲線的方程》三章,第二冊《數列》《一元函數的導數及其應用》兩章,第三冊《計數原理》《隨機變量及其分布》《成對數據的統計分析》三章。
三、基于能力提升,彰顯數學學科價值
如果說必修兩冊教材是為了高中學業達標而設置的,把高中階段學生應該掌握的數學核心概念、方法都做了充分的介紹和要求,那么選修系列的三冊教材就是為了提升學生能力,展示數學才華,方便高校甄選人才而設定的。
新版教材在充分整合教材內容之外,還增加了《三角學與天文學》《統計學應用——二戰時德國坦克總量的估計問題》《公司員工的肥胖情況調查分析》《孟德爾遺傳規律》《坐標法與數學機械化》《圓錐曲線的光學性質及其應用》《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及其應用》等與天文、生物、物理、軍事等多個學科交叉應用的內容,雖然不在著重理解的范疇之內,但是凸顯了數學的基礎學科價值,凸顯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本質。
面對新高考改革,面對教材的調整和變化,一線教師應該從以下五方面來應對挑戰,為學生發展提供支持和指導。
1.不忘初心,實現立德樹人目標
在國際形勢紛繁復雜的今天,作為教師,我們的初心就是為了社會主義祖國培養優秀的棟梁之才,就是要把培養忠誠祖國、堅定信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青年人作為我們的使命,教書育人始終是我們的頭等大事,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2.轉變理念,深厚個人數學底蘊
新的教材版本會對我們已經習慣了按照章節模塊教學的教師特別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形成巨大的挑戰。面對改革我們唯有轉變理念,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跟上時代的步伐。數學史對于不少老師而言比較陌生,而這是反映數學文化、數學脈絡、數學發展變遷、數學趨勢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我們所有中學數學老師,仔細研修相關數學史的知識,深厚個人的數學底蘊。
3.潛心鉆研,扎實數學業務功底
從已經進入新高考的省份來看,新的高考評價與錄取方式,不僅會對學生進行更詳盡的分層(杭州部分中學僅數學學科就分設五個程度),還會對老師提出更高要求,為學有余力的同學開設含數學在內的大學先修課、以激趣為方向的學科選修課,這些都要求我們數學老師靜下心來鉆研業務、夯實基礎、提升能力,重塑數學教學與學科魅力。
4.開闊思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面對現代技術手段的日新月異,面對學習方式的轉變,我們不可能停留在一支粉筆走天下的舊時光里,唯有打破思維的藩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提升學生素養為目標,才能迎難而上、主動創新,才能煥發出數學教學新的生機與活力,才能屹立在教學改革的潮頭浪尖。
5.團隊領航,共謀數學教學發展
在指導學生進行團隊合作、伙伴互助、分享探究的今天,我們千萬不能停留在教學僅憑自己單打獨斗、孤芳自賞的狀態里,我們要依靠集體的力量、發揮集體智慧,才能更好地分工協作、突出長項、汲取經驗,在團隊引領中成長、進步,讓數學課堂教學開出璀璨絢爛之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作者單位 西安市鐵一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