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作者:王 瑞
發布時間:2018-10-18 15:18: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技能”。開展英語合作學習是實踐新課程標準的重要途徑。以下就合作學習的含義、重要性、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等對英語合作學習進行探討。
一、合作學習的含義
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組織形式,由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共同努力,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而進行交流、合作、探究的互助性學習。
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是很有效的方法。它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促進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全員互動。
二、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1.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進行的是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通過討論得出的精華內容讓學生擁有了更好的解題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此過程中學生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
2.合作教學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教師過多地干預課堂,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行英語交流,相互傾聽、相互糾正、相互補充,不斷提高語言技能,極大地促進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3.老師通過分組合作教學方法,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方便實施下一步的英語教學任務。學生也可以通過學習過程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向老師請教。
三、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合作學習在英語聽寫教學中的運用
學生學習英語單詞需要做大量的聽寫練習。首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自學單詞,遇到讀不準的單詞通過小組成員間的討論確定讀音。自學后可以讓小組集體朗讀單詞,對朗讀正確的學生,教師予以表揚和鼓勵,反之,予以糾正和指導。對于聽寫單詞,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聽寫,聽寫由組內發音最準的成員來進行,聽寫之后組員之間交換批閱,最后每個小組把錯誤的單詞寫在黑板上,強化記憶。小組合作學習詞匯,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又可增加學生的訓練量,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2.合作學習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口語教學中提倡“小組合作編對話”,在學生學完一段對話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訓練,開展競賽。首先可以讓學生根據對話內容在組內進行自由組合,就現成的對話進行操練。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自編、自演、拓展對話。每個組員都在合作小組活動中充分發展了自己的語言能力。最后,教師根據各小組的表演效果,進行客觀評析,并為表演有欠缺的小組分析原因,爭取下次表演時有較大進步。
3.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課程標準》對各階段英語閱讀技能目標提出了具體要求。在閱讀活動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各項任務,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來合作完成。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合作、互動、創新的過程。與此同時,可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疑難問題,由另一小組的同學解答,再由另一小組的同學做出評價,最后由教師小結、評價。這些教學活動既能營造課堂合作學習的氛圍,又能激發課堂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4.合作學習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寫作是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一種體現,在寫作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在寫作開始前,教師可以先給出寫作話題,讓學生通過組內共同討論,加深對題目的認識和理解,集思廣益,捕捉合適的觀點,然后根據討論結果,確定可寫的內容、寫作時態、文章結構等,小組成員每人根據選定的題目獨立進行創作。最后各組成員分別完成一篇書面作文。寫好后組內各成員互相批改,并討論交流,最后完成一篇終稿。這樣學生會盡可能在活動中為共同的目標發揮各自的特長,相互提醒與幫助,達到了共同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可以促使學生更加投入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幫助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這樣更加促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形成開放、民主、活躍的課堂氛圍,真正實現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作者單位 陜西省府谷縣孤山學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