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的根本目的是應用語言進行交流,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主題型情景,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活化所教語言知識,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交際的機會,提高學生在實際交往中運用英語思維和即時交流的能力。學生只在真實的語言情景或模擬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景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表達的欲望,從而促進培養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思維的能力。

一、詞匯教學中的主題情景創設

1.創設視聽情景,調動學生學習詞匯的熱情

在英語學習中“視”和“聽”是英語課堂上常用的教學手段。詞匯教學也一定要貫徹“聽說領先”的原則,按照我國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三年級,一定要貫徹“聽說領先”的教學原則。教師通過創設視聽情景教授詞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熱情與潛力。創設視聽情景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多媒體不僅能夠創設逼真的情景,而且能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可以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感官參與,提高學習效率。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上模擬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給學生提供生活中熟悉的詞匯情景和語言材料,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參與學習和體驗學習,能促使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詞匯。因此,教師必須將生活呈現于課堂,讓課堂回歸生活。

2.創設故事情景,提高詞匯學習效果

如學習When’s your birthday?時,我創設了“月份女神有12個孩子,我們已經認識了她的6個孩子,讓我們去幫她尋找另外6個孩子”的故事情景。該故事引入時可以先復習上一課學習的6個月份單詞,同時為序數詞1st、2nd、3rd等的學習做好準備。故事進行到尋找“6個孩子”時,單詞的呈現也讓學生記憶深刻,這讓詞匯學習的效果更加顯著。鞏固詞匯時讓學生找一找這些兄弟姐妹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在這個故事的引領下能夠更好地掌握詞匯的一些規律。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創設情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感染,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單詞,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二、語法教學中的主題情景創設

語法能力是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法教學是語言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該將語法教學放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去進行,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教給兒童語法,是為培養兒童運用英語的能力服務的。語法教學能讓兒童對英語語言規則有明確系統的認識,有利于兒童建立語言規范。

借助體態語、表演,利用圖片、多媒體和實物等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造真實生動的主題情景,避免語法教學的枯燥性和單一性,對學習主要是以感性認識為主的小學生來說,不僅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現在進行時這一語法內容的時候,可以把本課設計成一天的活動,首先可以出示一個時鐘,然后逐張出示圖片sleep-eat- go-run- jump- clean-wash-eat-sleep進行教學,要求部分或全體學生起立,邊跟教師朗讀邊做動作,讓學生形成動力定型和條件反射。接著可以要求個別學生按照指令做動作,教師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發問,提示學生做出正確應答I am …ing now.并展示現在進行時句子的基本形式,然后教師向全體學生發問What’s he (she) doing now?引導學生回答。在學生基本學會正確回答以后,教師可以依據圖上的時鐘,問What’s the time now?“What is he doing?直至完成對一天行為的回答。通過情景教學,語法學習變得生動而有趣,學生也學得快、記得牢、用得活。

主題型情景的設置為語言功能提供了充足的實例,并活化所教語言知識,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交際的機會,提高學生在實際交往中運用英語思維和即時交流的能力。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語言情景或模擬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思維,理解具體情景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表達的欲望,從而促進培養其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思維的能力。主題型教學情景設置對于落實新課程標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西新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