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世界里的刀剪意趣——現代紙藝教學感悟
作者:張瀟娟 西安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10-17 11:35: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在藝術院校,對傳統藝術的學習是提升學生文化藝術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對傳統技藝的學習與理解,有助于當代藝術審美特征的創新與發展,以創作出更多優秀的適于當代語境的藝術作品。在“現代紙藝”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傳統剪紙的基礎上,以紙為主要材料,運用剪刻工藝技法,強調創作觀念性,對現代剪紙藝術的創作進行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教學 紙藝 剪紙 創作理念
剪紙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形態之一,在民間廣為流傳。傳統剪紙的造型方法、藝術審美取向、剪刻技法等往往是今天人們研習的重點,尤其是蘊藏其間的精神文化內涵更是給予了當代藝術創作者源源不盡的靈感與啟示。在當代社會,傳統剪紙藝術的生存語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傳統到當代是藝術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通過剪紙教學活動,使學生對傳統剪紙藝術有所了解并掌握剪紙藝術的基本技法,在材料和形式以及畫面主題構成上創作出更具特色的當代藝術作品,是現代剪紙教學活動的目的,這一過程也是對傳統民間藝術進行再生創作的一次探索。
傳統剪紙與現代紙藝比較
剪紙的生發與原始圖騰崇拜、巫術活動等相關聯,其中更包含了人們對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的祈愿和對天地人“三才”觀念的呈現。剪紙與原始繪畫造型手法相近,皆是選取表現對象最具特點角度的輪廓進行造型,比如廣州巖畫中捕獸的人物形象、半坡彩陶裝飾的人物形象以及傳統剪紙中常見的抓髻娃娃幾乎都是正面半蹲式造型,它們有著極大的相似性。剪紙在紙張真正普及到尋常百姓家之前,鏤刻技法多用于樹葉、皮革、絲帛、木、玉等薄片狀材料之上。而嚴格意義上的剪紙與紙材料的普及相關,紙張是剪紙存在的物質載體。隨著紙張的廣泛應用與民俗活動的豐富,剪紙在百姓生活中的應用種類日趨豐富且廣泛,如尋常時節的窗花,嫁娶時房屋、禮物的裝飾,以及喪葬活動中各種紙扎品的制作中也幾乎都與紙的剪刻有關。時至今日,在一些偏遠的鄉村也還能偶爾看到用剪紙娃娃招魂去病、掃天祈神。同時,傳統剪紙也被稱為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母親藝術。另外,在印染花布、刺繡圖樣等其他民間藝術形式中都有剪紙的廣泛運用。
現代紙藝與傳統剪紙關系密切,一方面其以傳統剪紙技藝的學習為基礎,在創作內容中主要沿襲傳統剪紙的藝術特點,造型也以傳統剪紙造型為基礎,通過體量、材質、色彩、制作方式以及展陳方式的不同表達作者的藝術理念。另一方面,現代紙藝強調對紙材料藝術形式的多種可能性探索,因為紙材料本身就是紙藝創作的形式語言之一?,F代紙藝相較于傳統剪紙更具個人特點與不可臨摹的特征,是創作者以紙張為媒介,以剪刻技法為基本創作手法的,具有個人觀念的一種當代手工藝創作。在這里,創作觀念、紙材料、制作工具與技法、展示形式等是互為依托存在的一個整體。
現代紙藝課程教學目的
藝術院校的現代紙藝課程教學,首先需要系統講授中國傳統剪紙的基本理論知識,使學生認識到對傳統文化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對傳統文化學習傳承的自覺性。其次,需要通過對傳統圖案資料的搜集、賞析、臨摹,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剪紙的造型、構成特征,并指導學生借鑒當代藝術的創作形式,對傳統剪紙進行重構,將傳統與現代進行合理的結合,進而完成現代紙藝作品創作。
藝術院校現代紙藝課程,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熟悉傳統剪紙藝術的審美特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傳統技藝,獲取現代剪紙藝術創作的方法?,F代剪紙藝術課程不是在培養剪制窗花的民間藝人,而是在培養具有現代創作意識的獨立紙藝藝術家。在此過程中,學生除了學習傳統之外,向其他藝術形式的借鑒學習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創作中,教師更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突破與創新,以傳統剪紙作為創作的靈感來源,進行衍生藝術品類的設計與創作。事實上,在當代社會眾多的公共空間藝術、裝置藝術、建筑藝術、影視藝術等之中,剪紙藝術語言的運用是較為多見的。因此,剪紙藝術語言在其他藝術形式中的轉化也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現代紙藝課程教學方法與步驟
現代藝術高校的紙藝課程通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剪紙理論知識的學習主要通過教師講授完成,通常運用PPT課件、作品分析等形式,使學生對剪紙藝術有一定的認知。再通過大量的實踐,讓學生掌握傳統剪紙的語言特點,熟練剪紙制作的材料、工具特點,從而進行現代剪紙的設計與制作。
在現代剪紙課程的教學中,實踐過程主要按照傳統臨摹、現代剪紙研習、現代剪紙設計創作三個步驟完成。
1.傳統剪紙學習
剪紙課程之初,學生對于剪紙的印象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窗花、十二生肖剪紙、抓髻娃娃剪紙這些作品上,對于傳統剪紙的豐富形式、種類及其獨特的剪刻語言特點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對于此項知識的缺失可通過臨摹盡快掌握。陰與陽的剪刻選擇,疏與密的對比呼應,實與虛的布局對照,點、線、面的鋪排對物象的塑造,以及對不同裝飾手法與剪刻技法的熟悉等問題,通過對傳統優秀剪紙的臨摹,均能夠獲取最為直觀的感受。教學過程中對優秀剪紙作品的分析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促使學生與作品中的審美點產生共鳴。只有在分析、總結、思考的過程中,才能有效掌握傳統優秀剪紙的精粹,解開傳統剪紙藝術特征的密碼。通過大量的臨摹,學生可逐步積累剪紙經驗,為后期的創作做好鋪墊。在傳統剪紙中,粗獷與細膩的風格并存,需要學生通過臨摹體會不同剪刻特點的形成原因以及各自獨特的審美特征。因此,在傳統剪紙臨摹的過程中,學生要盡量選取那些特征鮮明、造型精彩的作品。
2.現代紙藝研習
在掌握了一定的剪紙造型語言與技法的基礎上,學生需對現代紙藝進行研習,該學習環節是從傳統向現代的過渡,要求學生明確傳統剪紙與現代紙藝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對現代紙藝的研習首先要注意剪紙表現內容與題材的變化,現代紙藝不再是傳統民俗的產物,而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具有獨立性的藝術創作。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現代紙藝是與手工藝關系密切的一種彰顯個人藝術理念且相對獨立、純粹的藝術創作。在現代剪紙的學習中,需要引導學生對現代剪紙的題材內容、表現形式進行分類梳理,并與傳統之間進行比照,進而掌握現代剪紙藝術的語言特點。
就當下來看,現代紙藝形式十分豐富,國內外很多藝術家都通過不斷實踐在找尋更具特色的現代剪紙語言形式,如抽象的、具象的、超現實的,抑或平面的、浮雕式的、三維立體的等。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剪紙的局限,給剪紙藝術注入了更鮮活的生命力。在看待現代紙藝創作的諸多問題時,學生要冷靜面對,不能只局限于個人對作品形式感的喜好,更應該追尋作品背后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觀念,如,為什么這么做?為什么是這樣的尺寸?在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要訓練學生具備審視藝術創作問題的能力,以防在剪紙研習中迷失個人創作方向。
3.現代紙藝設計與制作
設計與創作環節是現代紙藝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創作需要創新,創新需要學生的創意能力,然而創意能力在于學生對于藝術的敏感,也在于日常藝術素養的積累與凝練,好的創意往往就在靈感閃現的一瞬間。但是,如何能獲得一個好的剪紙創意,往往是學生最苦惱的事情。針對該問題的解決辦法,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創作方向與切入點,可以從平時的關注點出發,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對美的理解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從個體本身的特點出發才是找到自己藝術語言的最佳途徑。因此,學生在個人紙藝創作中要多出設計草圖,這樣才能在師生循序漸進的溝通過程中抽取最佳的設計元素或者草圖進行完善,最終確定較為理想的設計方案。
剪紙草圖的推進與完善關系著作品最終完成的效果,在設計稿中對于畫面的諸多要素都要仔細推敲,雖然僅是草圖設計,也應盡可能在尺寸上達到一比一的認真繪制,如此才能確保提早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因為一旦進入剪刻制作環節,對于學生而言往往很難再對發現的不足進行調整或修改。剪紙有剪制剪紙與刻制剪紙的區別,剪與刻各有所長又能相互補充不足,學生在現代剪紙制作中可以用一種方法制作,也可根據創作作品內容形式的不同將剪、刻技法穿插運用。目前,學生在創作中,更多地會選擇鏤刻法進行制作。
在色彩的設置上,應盡量考慮讓學生進行單色剪紙設計,以白色為主,或者進行同一色系內的色彩變化,這樣往往更容易對作品效果進行把控。初學者因為缺乏制作經驗,不宜進行色彩過于復雜的作品。同時,作品的規格也不宜過大,一般控制在一個平方米內,在細節處理方面更容易做得合理恰當。紙質材料通常比較單薄,應鼓勵學生進行形式上的探索,作品的形式不局限于平面展開,還可利用層層疊加的方式進行厚度增強,或者以圖案的豐富性增強作品的體量感,或者用紙進行雕塑類型的作品,還可以介入光源對紙的影響,達到好的效果。
展示方式也是現代紙藝創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好的展示方式往往有著讓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甚至在創作之處就需要考慮到該問題,通過展示方式以拓展紙材料所能產生的可能性是值得嘗試的創新點。比如,教師在教學中指導作品《四季》時,采用了落地式燈箱,上面放置亞克力板,使層疊的單幅剪紙在燈光的穿透中形成整體的具有縱深感的視覺效果。該作品的落地式展陳俯視角度與常見的平視欣賞角度不同,使觀賞者更容易產生較為微妙的心理變化。
現代紙藝課程教學感悟
1.借鑒與跨界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社會各種藝術形式更加多元化,現代剪紙藝術同樣也具備這一特點。更多的剪紙藝術家或者剪紙愛好者通過借鑒學習不同的藝術形式探索現代剪紙的各種可能性,有的藝術家甚至通過電腦制作草圖,利用機器進行鏤刻,創作出規整繁復的現代紙藝作品。這樣的作品雖然與手工剪紙作品不同,但其中的一些設計理念卻值得我們學習。另外,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能或新型材料的介入,剪紙藝術的語言也更加豐富多樣。因此,在剪紙教學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善于借鑒,在不同的藝術門類中汲取營養,為個人剪紙藝術創作的提升做好學養的儲備。
2.精工制作
現代紙藝是一門實踐性專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大量的練習,只有通過反復練習,才能在數量的積累中取得質的飛躍。在教學中,有的學生創作的草圖設計十分精彩,但因為個人動手能力的欠缺,導致作品最終效果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也會屢屢出現。也有的學生在創作初期的草圖設計比較普通,但在制作過程因為他嚴謹認真的操作而使作品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精工制作”在現代剪紙創作中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之一。
3.個人創作理念的提升
任何藝術創作的成功因素都是極其復雜的,現代紙藝創作也是同樣,但其首要的是創作者個人的思維方式與創作理念。學生要想對創作理念進行提升,就需要不斷地自我提升、自我審視,審視個人作品中的不足,審視自身藝術積淀的不足。學生應思考怎樣開拓思維,充分利用紙材料的優勢,形成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藝術表現特點,這不僅是對畫面具體形式的把控,更是自己對自然、對社會,對所關注的某一領域的思維展現和精湛手工相結合的結果。現代剪紙藝術在當代和未來的發展中充滿了很多可能性,需要多閱讀、勤思考,不斷完善個人藝術創作理念,加之刀剪不輟地練習就一定能夠創作出優秀的現代紙藝作品。
結 語
藝術院校在打造自身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中,傳統民間藝術的相關課程設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學習傳統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現代藝術創作,創作出更多為當代人們所喜聞樂見的作品,或者具有超前意識,具有一定引導民眾審美趨向能力的優秀作品。以傳統剪紙為基礎的現代紙藝創作過程,是按照先向傳統學習,再進行創新設計,最終完成具有當代藝術創作觀念的紙藝作品,是以紙為媒的當代手工藝創作。探索當代手工藝范疇中紙藝作品更多奇妙精彩的藝術可能性,不僅僅是一門課程的教學目的,更是我們每一個從事紙藝的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