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合理地規(guī)劃了學生的課內課外時間,將課本的理論學習安排在課外,將寶貴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促使學生加強課堂實踐學習和自主探索,增強學生的生物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

一、合理的課前引導

翻轉課堂的有效建立,依賴于合理的課前引導。課前合理展開引導,能促進學生重視課堂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去。合理的課前引導是學生完全融入翻轉課堂的前提。因此,教師在構建翻轉課堂時必須重視課前引導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學習《種子的萌發(fā)》一課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播種”活動,播種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種,在一個空瓶里裝滿水,然后將種子放進去,密封,并且要放在陰冷的環(huán)境下;第二種,在一個空瓶里裝少量水,放入種子,不封口,放在溫暖有陽光的環(huán)境下;第三種,在一個空瓶中不裝水,放入種子,放在溫暖有陽光的環(huán)境下;三種“播種”條件,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可以發(fā)芽的一種進行“播種”,并且記錄播種時間、播種條件、環(huán)境條件等。教師問:“你們想不想知道哪種條件下種子會發(fā)芽呢?”學生回答:“想!”教師接著說:“等下一節(jié)課,我們就要學習《種子的萌發(fā)》了,到時你們種的種子也該發(fā)芽了,我們再一起學習!”教師要求學生回家后自主學習《種子的萌發(fā)》一課,以便在下一次的課堂學習中師生、生生之間更好交流和探討。

課前引導,能夠幫助學生加強生物實踐學習,增強學生對相關課本知識的了解,擴展知識面,為翻轉課堂的構建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二、新穎的課堂教學

翻轉課堂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寶貴的課堂時間給予學生,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自主探索、小組討論等環(huán)節(jié),更加高效地利用課堂時間,增加學生的生物知識應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有關細菌和真菌的動態(tài)視頻以及病毒的相關視頻。在播放完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任務:通過視頻以及學生在課本上學習的生物知識,探討細菌、真菌、病毒的異同以及人類目前與其相關的新科技,隨后將時間留給學生,學生通過查閱書籍、互聯(lián)網搜索學習之后,建立對細菌、真菌、病毒的感性認識,隨后再和其他學生進行討論、互相補充。在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下,學生開始將目光定位到當前與細菌、真菌、病毒相關的世界難題和尖端科技上,進一步學習和討論,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發(fā)揮自己的知識應用能力。

基于翻轉課堂的初中生物教學,更加清晰地明確了學生和教師在教學中的定位,開放了生物學習的課堂,加強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的實踐能力,增加了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設計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收放自如,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大大提高了初中生物的學習效率。

三、科學的課后作業(yè)

初中生物教學,其課前引導、課堂教學與課后作業(yè)是一個整體,不能單獨割裂某個部分。傳統(tǒng)教學中的課后作業(yè),明顯缺乏針對性和新穎性,學生面對這樣的作業(yè),難以全身心投入,不能夠通過課后作業(yè)得到有效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設計課后作業(yè)時要保證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學習《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一課之后,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討論和學習狀況,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設置微課課后作業(yè)。利用微課,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消化和掌握能力。比如,某些學生對植物和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掌握得很清楚,但是對于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就十分模糊,教師就可以制作一個重點介紹兩棲動物生殖發(fā)育的微課,其中包括一些檢測題目,將其上傳到班級群里,讓學生自行學習。

科學合理的課后作業(yè),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初中生物知識,擴展自己的眼界,增強對生物知識的應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翻轉課堂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促使學生優(yōu)化自身的生物知識體系,加強對生物知識的融會貫通,增強實踐能力,進一步將教師和學生從沉悶的生物課堂中解放出來,釋放學生的天性,促進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和新領域的欲望,全面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