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成語故事
作者:安康市漢濱區培新小學 李玉翠
發布時間:2018-09-20 16:09:3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又一屆學子如飛翔的蒲公英種子,即將扎根于新的世界。整理著辦公桌上散亂的、還留著孩子們體溫的照片、小道具……時光回溯到三年前——
2015年9月,我接手五年級一個班的語文教學,據孩子們講,我是他們的第九任語文老師。由于頻繁更換老師,沒有固定的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系統規范的語文知識、思維能力和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訓練,造成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基本習慣很差。剛接班那會兒,我在上面大聲講,他們在下面小聲說;我不說,他們也不說了,感覺每節課都是在煎熬。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文寫不滿一頁,怎么辦?不能總是板著臉訓斥呀!如何讓孩子靜下來,走近語文,親近我,愛上我的語文課?我苦苦思索著。直到那次——
當年11月,我有幸與全國各地一千余名新教育同仁,參加“研發卓越課程”為主題的新教育國際高峰論壇。走進鄭州管城區回族新教育實驗區,探索生命奧秘、書寫生命傳奇的生命課程,吟誦國學經典、傳承華夏精粹的國學課程,聆聽窗外聲音、觸摸城市脈搏的城市穿越拓展課程……一門門以生為本的鮮活課程,展現出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風貌,攪動著我的心。
多年來,我們拿著編印好的教材、教參、教案,按部就班地扮演著教書匠角色,是忠實的課程實施者。我們每天教教材,研究教材,了解最多的也是課堂教學。作為一名新教育實驗校的老師,如何發掘自身潛能和研究專長,研發出基于學生發展的、具有個性鮮明色彩的課程?我在自己剛接任的一畝三分地里蝸行摸索,探索適合我和孩子們的班級微課程。
孩子們在課堂上總是靜不下心,講個故事調節下課堂狀態吧!隨口講起剛看過的故事“風生水起”,學生被這個陌生又精彩的成語故事吸引住了,這節課的后半段,孩子們學得非常投入。這是接手新班以來最滿意的一節課啦!
自此,當學生在一節課的后半節顯得有些疲憊時,我便拿出“靜心”法寶,有時是逸聞趣事,有時是成語典故,每當此時,躁動不安的課堂總會被精彩或搞笑的故事情節吸引,爆笑幾聲,或熱議幾句后言歸正傳。既然學生這么喜歡,何不把“故事進課堂”系統規劃下引入課堂呢?
經過三年多的打磨,“玩轉成語故事”微課程經歷了日趨完善的課程研發之旅。
第一階段:講。我們規定所講內容應為成語故事,講授時間為每天早上第一節語文課,以學號為序,每天一人在開課前站在講臺上講成語故事,時長3~5分鐘。我們初擬了講故事的評價標準:脫稿,語言流暢,聲情并茂,不講教材中介紹過的成語故事。一個班79名孩子輪流講完,一學期過去了,孩子們積累了七八十個成語,記住了成語背后的故事,獲得一定的思想啟迪。但除此之外,學生收獲并不大,鮮有人把成語靈活運用到習作或日常交流中。
第二階段:讀、講、評、演、寫。在“玩轉成語故事”的課程實施中,我逐步嘗試著進行了如下改進:1.制表。依據第一輪成語故事講述時呈現的講演水平均衡搭配排序,制成講故事順序表,每天一人依次輪流。2.購書。購買了五本班級共讀書《影響小學生一生的成語故事》,分發給下周要講故事的五個孩子,每人閱讀一周,從中挑選講述內容,彼此溝通,避免與講過的故事重復。3.完善講述標準。除脫稿、語言流暢、聲情并茂等基本講述要求外,要求說出該成語的古今義等成語知識,并用該成語說一句或一小段話。這些內容旨在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成語的意思,學以致用,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更由相應的成語和典故引發議論或感想,體悟生存的哲學和做人的道理。4.評比。根據評價標準,通過無記名投票,每周從五位講述者中評出一名“周冠軍”,每月從四位周冠軍中評出一位“月冠軍”,再從一學期的月冠軍中評出“學期冠軍”,最后評出“年度冠軍”,并規定所有的“冠軍”不得蟬聯。5.講演結合。每月舉行一次“成語故事演藝會”,學生在表演中揣摩人物心理,想象人物表情,練習說話語氣,再現故事情境,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展現藝術才華,評出表演優勝組。6.以寫促講。鼓勵所有學生寫出寫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的感受,談談準備過程及講故事、演故事過程中發生的意想不到的情況或心理活動,交流講故事、演故事心得,總結、反思得失,逐步提高講演水平,鼓勵所有“冠軍”寫獲獎感言。
第三階段:讀、講、評、測。隨著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我們在講故事的同時,穿插開展豐富多彩的“成語故事花絮”活動。講完《影響小學生一生的成語故事》中的成語故事之后,我們購買了五本《中華成語故事大全》。這本書中的故事依然采用全班輪讀方式閱讀講述。
我發現,學生喜歡聽故事,但不是所有的成語故事,學生都喜歡。如兵貴神速、爾虞我詐等人物眾多、關系錯綜復雜的成語故事,男生聽得津津有味,故事講完還能對其中人物、事件進行品評,而女生則多數反應平淡。為激發聽故事的興趣,規定每個講述者根據故事內容擬定五至六道聽力測試題,形式可為判斷題,可為選擇題或填空題。講故事時以ppt或word文檔呈現在大屏幕上。
聽力測試答案全部隱藏在成語故事中,只要認真聽,就會回答。同學們對這些題目很感興趣,聽得更起勁了,有的講故事者還要求指出判斷題中的錯誤處并改正,認真聽的孩子都能輕松應對。
在此基礎上,我們又把每月一次的成語故事表演課內容拓展為:即興成語演講(給一組成語,隨機選擇說一段話,比誰使用成語最多,最恰當。)、成語故事接龍、即興成語小品、成語速記、你來比畫我來猜、成語謎語等“成語故事花絮”活動。
我們把孩子們講故事的感受,撰寫的成語日記、隨筆,成語聽力測試題歸類匯編成厚厚的“玩轉成語故事”課程資料。孩子們浸潤在深刻雋永的成語文化中,體會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浮躁、好動的學生沉靜了,熱愛歷史典故的學生多了,閱讀古典四大名著的積極性更高了。習作里處處妙語連珠,日記、隨筆中成語頻現,描摹生活的點點滴滴。
附:學生習作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四 雨
色彩斑斕的小學生活即將結束,我們將各奔東西。回憶起六年前,我們還是幼稚可愛、涉世未深、懵懂無知的小毛孩兒。那時的我們逍遙自在,無憂無慮,總是一起商量著,搞什么惡作劇。可眨眼間我們已不是天真無邪的孩童,伴隨著課間游戲時的歡聲笑語,課堂辯論的唇槍舌劍,運動賽場上的生龍活虎,放學途中的高談闊論,晨誦時的書聲瑯瑯……我們變成知書達理、意氣風發的少年。六年的朝夕與共,讓我們情同手足;六年的勤學苦練,讓我們躊躇滿志。在即將告別母校之際,衷心祝愿老師萬事如意,桃李滿門;同學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毛嘉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