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課業不再是孩子們的“負擔”
發布時間:2018-09-19 10:52:0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新課程改革以來,基礎教育從課程性質與設置、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但是學生的課業負擔與國家相關要求相比依然偏重。學生作業的內容形式單一,作業布置缺少針對性,語文作業反復冗長,數學作業題海戰術,英語作業千篇一律。過重的課業負擔不僅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而且嚴重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過重的課業已成為孩子們的“負擔”。那么,如何有效減輕孩子們的課業負擔呢?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綜合素養
教師要加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學習《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學科專業課程標準,學習名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明確新課標要求,提高自身素質。學校也應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評價教師、評價教學質量,從多維角度評價教師,引導教師關愛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變化和學習興趣的提升在“減負”進程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創新教育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改進學習方法,提高“減負”實效。
二、轉變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
許多老師的課堂教學固守在以傳授知識為根本,以教師的講解和傳授為主導,課堂上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教師還依然習慣于“牽著學生走”,導致有效教學時間大量流失,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缺乏學習的自主性,課堂效率自然低下。教師要深化教學改革,扎實推進校本研修,培養教科研能力,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上,通過研討課、匯報課、同課異構、示范課、展示課、錄像課等形式打造和諧高效課堂。結合學校“一個主題三輪九次”的主題研修活動,積極開展高效課堂研究磨課活動,圍繞高效課堂展示課開展說課、評課、反思交流等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三、優化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質量
學生作業的減輕是“減負”的核心,關于如何科學布置作業、調整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教育學博士王國平先生認為,所謂的“小學一、二年級不留作業,其他年級不超過一個小時”,主要是指不留或少留書面家庭作業,擺正休息與學習的正確關系,避免家庭作業變成學生及家長的負擔。“我反對家庭作業,主要是反對課堂教育家庭化,布置過多抄寫重復性作業。我主張把家庭作業適量控制,多樣化、趣味化一些。”
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要在學生作業的質量上下工夫。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從知識結構,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學生作業,提高學生作業質量。同時要科學優化作業設計,改革作業模式,讓家庭作業成為貼心小點心,學生喜歡,易于接受。
一是科學優化學生作業內容,設計不同特色,形式多樣的作業,多在作業類型、趣味性上動腦子,在“質”上下功夫。讓作業從以前的多遍抄寫到不規定遍數,寫會即可;從以前的題海戰術到方法敘述等,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習效果自然就明顯了。
二是分層布置,合理設計,精心設計彈性作業,從作業的“量”上降低要求。作業可以分層次去布置,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輕松完成,把家庭作業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與學生的動手能力結合起來,讓每個孩子都有收獲,逐漸形成主動快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四、關注個體差異,落實因材施教
巴班斯基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認為:要達到教學最優化的目的,就必須分析學生狀況和教學任務,明確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方式,擬定教學進度,對教學結果加以測定和分析等等。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質的東西,確保學生能掌握這些內容;選擇能有效地掌握所學內容、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方式,進行有區別的教學。教學最優化理論闡釋了教師教學中備教材、備方法、選擇教學方式、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教師要積極地關注個體差異,充分認識到孩子們在大腦、思維、行為、性情以及學習方式甚至是健康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別,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長,給學困生以更多的期待、理解和鼓勵,學會欣賞孩子。
五、加強家校聯系,促進家校合力
指導家庭教育,幫助那些家庭教育缺位的學生家長開展教育活動。一是可以利用借助家長會、微信、QQ等平臺,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尤其是對有困難的學生,建立幫扶小組,指導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實現個性成長。二是建立長效機制,隨時關注學生心理和生理的變化,加強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的聯系,形成合力。
六、多元評價學生,聚焦核心素養
多元素質教育評價以動態發展性的評價為主。它所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一個精確的結論,更不是給學生一個等級分數并與他人比較,而是更多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揮潛能,發現特長,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發展自己,提升自己。
一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展示自己提供平臺,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二是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孩子在學習中不僅是學習知識,還有德、體、美、勞的發展,把學生的評價與品德、特長等聯系起來,建立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科學分布分值。三是完善學生課業負擔的評價指標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態度、興趣、習慣的養成教育。
“教育要慢下來,靜下來!”讓我們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靜下心來做教育。讓學生的課業“包袱”真正減輕下來,讓核心素養成就每一個孩子!“減負增效”,讓我們一起聆聽孩子們生命拔節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