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據年齡、心理特征,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生性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上課時,有些學生表面看上去在聽課,實際上思想早就飛遠了,學習效果不佳;也有些學生不是玩弄小物品就是和鄰座竊竊私語。

首先,游戲促童趣心。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擁有豐富的教育經驗,他談到,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濃厚的興趣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集中注意力學習。教師在上課時,可通過編兒歌、猜謎語等與學生交流互動,讓游戲在學生的大腦中掀起創新思維的風暴,從而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如:學習《觸摸春天》一文,新課伊始我就讓幾個孩子上臺做游戲,用紅領巾蒙住他們的眼睛,讓他們憑感覺觸摸著在教室轉一圈,然后采訪他們,讓他們說出自己走路時的真實感受。幾個孩子感受不同,各有體會,說得津津有味。用這樣的游戲方式,自然而然就讓孩子們興趣大增。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來了,想閱讀課文的興趣也隨之激發出來了。

其次,情境抓好奇心。教育的本質就是不斷激發并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成功的動力。陶行知先生曾對一個指責兒子拆卸鬧鐘的母親予以“扼殺了一個愛迪生”的形象比喻。縱觀人類的文明史,凡有大成就者都是有強烈好奇心的人,可以說是好奇心創造了人類的文明史,所以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學生的好奇心,不是傳授知識。學生有了好奇心才能主動學習。

再次,競賽激好勝心。競賽的激勵作用是由其競爭性決定的,競賽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培養他們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的優秀品質。通過競賽讓學生發現自身優勢,增強自信心。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心靈深處的閃光點,加以耐心、適時地啟發誘導,促進他們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轉化。在平時,我們會發現一些頑皮、難以管教的學生,卻在體育競賽中能自覺地遵守規則,很少擾亂課堂秩序。那我們就以規則約束行為,公開、公正地競爭,尊重客觀事實,就這樣點點滴滴地滲入到他們的意識之中,造就他們剛正不阿、以“規”律己的品質。對于一些不善言辭,不愛表現的學生,我們要善于引導他們自我表現,時時激發他們的好勝心,讓這些孩子在正當競爭中發揮才干,使他們更集中注意力參與競賽活動,從而加深理解與記憶。

二、發現閃光點,及時鼓勵小學生

我們在日常教學中,難免會遇到極其缺乏注意力的學生,對于這種學生,我們要從他們的心理入手,找找他們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再仔細觀察孩子在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尋找他們身上微不足道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然后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情,這樣孩子的自信心逐步增強,慢慢才會集中注意力,他們的成績自然而然會提高。

三、激發興趣,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

1.體驗成功,喚起注意。讓每個孩子都在學習上有成功的經歷,學生在學習上所獲得的成功是激發其學習熱情的“興奮劑”。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只要體驗過一次成功的喜悅,就會激發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上課伊始,根據課堂的學習內容用幾個簡單的問題、易成功的小活動來讓學生集體活動,讓全體學生都能做和說,然后鄭重地鼓勵和表揚一下,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再借機導入新課。

2.運用媒體,吸引注意。教材教學內容都比較枯燥無味,幾分鐘后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若能根據教學內容巧妙地利用多媒體創設一些情境,如:《草蟲的村落》一文,我制作了草蟲活動的各種場景,并配以草蟲世界的各種聲音,還附有一些相應的文字解說,這樣激發孩子走進文本的興趣,全方位了解草蟲的村落,加深對文本的個性解讀,提高學生游走于文字間的能力。動畫的多媒體課件富有音效,配合精彩的動畫視覺和繪聲繪色、聲情并茂的講授,深深地吸引著學生,這樣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小學生注意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就應當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逐漸得以培養,使每一個孩子都變得會學、善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