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門科學,它不以人的情感改變而改變,它只存在于真,存在于發展,存在于應用。但它又是一門基礎科學,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學習數學,學好數學。在實際教育教學中總存在這樣一些學生,他們的數學成績比較差、基礎薄弱、學習態度不端正,對數學學習缺乏熱情和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達不到課程標準要求,這類學生被稱為數學學困生。他們在思想上和學習上暫時落后,若找出成因,采取相應的辦法幫其轉化,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 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內因主要是基礎差,自卑感強,上課精力不集中,意志不強,課堂好動,自我約束力不強,鞏固練習能力不強,學習情緒不穩定,自學能力差,交流好問精神不強,目標不明確,缺乏上進心。外因主要是家風、校風、班風、教法等客觀因素的共同影響。

二、數學學困生學習的表現

對于學困生,教師要認真觀察,要找準他們差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數,對癥下藥。數學學困生時常表現出想學好的愿望,常以機械記憶為主,想練習卻常因題難而放手,想動起來卻常因思維呆滯而擱置,學習熱情不穩定,知識缺陷多,甚至產生了厭學的不良情緒,最后放棄了數學學習。

三、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措施

教師要讓數學學困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培養他們學會一些數學解題方法,提高學習成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課程規定的標準。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相應的措施:

1.付出真愛,打動學困生的心。

愛,可促人感化,催人振作,給人以溫暖和希望。教育的全部奧妙,也就在于如何愛學生。數學學困生在成長過程中,易受排斥諷刺、遭遇冷眼,他們內心更需關愛。只有從心底里關心愛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愛心和期待,才可能讓他們點燃心中的希望之火,自覺地將愛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我們班上有位叫劉茜的女生,平常沉默寡言,不愛學數學,成績很差。經觀察了解,我發現這名學生頭腦比較靈活,就是坐不住。于是,我周周找她談心,月月家訪,幫助她解決困難,免費提供學習資料,為她單獨批閱作業、批改試卷,讓她感受到老師真摯的愛。在我的努力下,該學生又變得活潑開朗了,學習更加努力了,成績也上去了。

2.注重觀察,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

數學學困生并不是一無是處,只是數學是他們的短板。班上有個比較遲鈍的學生叫文河,上課精力能集中,可就是反應慢,知識時記時忘時錯。我沒有放棄他,常讓他到我辦公室來反復教他,他慢慢地在進步。在講解幾何知識時,他耐心地去做、去練,憑借一股不松懈的勁,掌握了幾何基礎知識,幾何證明題對他來說基本都能做對,如今他是班上幾何學得最好的學生。教師絕不能放任學困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點燃他們遲閃的火花,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要有耐心,善于在教學時進行反復指導;要有恒心,讓他們坐得下、慢慢學、慢慢掌握、慢慢鞏固,要幫助他們總結經驗和方法,拉近與數學的距離,參與數學的學習,養成數學學習的習慣,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3.打好基礎,走好脫困的關鍵步。

俗話說:打墻靠的是第一板。基礎知識學得好壞,直接影響新知識的學習和拓展,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關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培養。很多學生就是因基礎弱而跟不上學習才成為學困生的,因此教學時要慢。(1)教學進度要慢,學困生反應較遲鈍,掌握知識慢,因此教學不能快,不能貪多。(2)知識難度要低,對于知識的理解學困生有一定的時間差,因此教師教學時教學目標定位不能太高,要在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再提升一些。(3)作業布置要適中,數量不能過多,難度不能過強,批改要細致,更正要及時,檢查力度要大。(4)輔導要有針對性、以鞏固練習為主。(5)教師教學時的語速不能太快,語音要準,語義要明了易懂。我帶初中普通班的數學,在基礎知識教學上狠下工夫,如有理數教學課時超規定課時兩個周,使百分之九十的學生理解了知識,掌握了解法,完成了課標規定的任務,為后面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總之,基礎知識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點,把握這個點學困生的脫困就有了保障。

4.培養學法,提速脫困的步伐。

數學學習若要有效,除刻苦努力外,正確的教法和學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學困生大多數源于學法不當。在實踐中,數學學困生剛開始還是很努力學習的,但由于學法不當,收獲甚少,理解不到位,于是逐漸產生了悲觀的心理,認為再努力學習也趕不上其他同學,就自暴自棄。“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針對這種現象,教法就顯得尤為重要。(1)導學要新,要貼近生活。(2)質疑要有啟發性。(3)分析問題要透徹。(4)總結知識要合理。對學困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時,首先要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其次要求他們重視實踐,就是要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問、多總結、多復習,溫故而知新,讓他們也慢慢掌握學習數學的技巧,成績也就慢慢有了提高,學習自信心強了,由“厭學數學”變成了“想學數學”。

5.培養興趣,激發學困生的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感興趣,當然也就學不進去。因此,轉化數學學困生的關鍵因素就是如何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能動性。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應多采用一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在課堂上采取了歌曲、繞口令、小故事和各種游戲活動等形式。學困生普遍興趣濃厚,學得輕松愉快,容易接受。教師要多開展有益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強化主體性,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對知識常讀一讀、比一比、做一做、想一想、練一練,讓各種感官動起來。靈活多樣的教學使學困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情緒高昂,注意力集中,學習參與度高了,成功的喜悅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

6.樹立目標,增強脫困的意志力。

有目標的學習才有動力,才有不竭的意志力。班上有個學生叫陳延,同學們都叫他“陳玩”,愛上網,貪玩,老師講解知識他能懂,可就是不鞏固和練習,測評成績不好。我時常給他講數學在中高考中的重要性,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讓他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該生在初二下工夫去學數學,初三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區重點高中。

總之,轉化學數學學困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教師要循序漸進,要做到“愛、細、真”相結合,教師要抓住他們的個性特征,對他們循循善誘,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去感化他們,讓他們從數學學習的困境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