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韓城市新城區第一初級中學先后被命名為“陜西省示范初中”“陜西省文明校園”、首批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級“實驗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一、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

1.構建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特色德育活動。近年來,學校以“走近‘感恩’世界,體察‘感恩’內涵;走進‘感恩’活動,體驗‘感恩’情境;挖掘‘感恩’主題,認識‘感恩’價值”為工作思路,從感恩父母、師生、社會等層面入手,開展“八個一”感恩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把感恩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2.構建以“傳承雷鋒精神”為核心的志愿服務文化。學校堅持把開展學雷鋒活動作為德育的重要載體和手段,形成了學習雷鋒、踐行雷鋒精神的常態化工作機制。每年3月,利用校園廣播、板報、宣傳標語等營造良好教育氛圍。各班級在班干部的帶領下走進社區、養老院等公共場所開展學雷鋒活動,形成了學雷鋒、做雷鋒的良好風氣。

3.構建以“環境保護教育”為特色的德育實踐活動。一是建立規章制度。先后建立了《校園環境衛生工作管理制度》《禁煙制度》等,并在學校工作中制訂環保教育計劃,并落實到工作中。二是豐富活動載體。利用師生大會、廣播站、宣傳欄宣傳環保知識及環保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師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組織開展環保主題班會,師生共同交流環保認識,共同探討環境教育的方法。三是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學校倡導在學生中開展“六個一”活動,即每周綠色出行一天、每周手洗一次衣服、每周少看一小時電視、每周少搭一次電梯、每周收集一次洗澡水沖洗廁所、每周少喝一瓶瓶裝水。以此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動自覺。

二、堅持質量興校,提升辦學質量

1.抓常規管理,向管理要質量。一是完善量化考核機制。學校制定了《新城一中評優評模規定》,其中考勤占20%,備、教、改、考、輔、評等教學過程占20%,教學成績占50%,民意測評占10%。這項措施極大限度地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強化教學常規檢查。各年級堅持教學常規每周檢查、每月總結通報制度。三是嚴格考評。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把每月常規檢查的情況與期末檢測情況相結合,作為年度考核、評職晉級、績效津貼發放的依據,突出考評的公平性、合理性。

2.抓教育教學研究,向教科研要質量。學校本著“教研興校、質量立校”的辦學思想,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積極探索適合本校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按照韓城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要求,積極通過“教學大比武”等活動,將培訓、示范等功能融為一體,積極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3.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向現代教育技術要質量。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為促進教師盡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學校經常組織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如微課、PPT制作培訓等,鼓勵教師多使用現代教學手段,擴充學生知識面,提高課堂效率。

三、堅持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1.開展豐富的藝體活動。學校始終堅持“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理念,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為目標,因地制宜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成立了機器人、3D打印等社團。積極開展體育活動,成立了田徑、足球、乒乓球等活動小組。每年5月份,學校開展為期一周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彰顯青年風采。2017年在陜西省衛生廳、陜西省教育廳組織的青少年健康知識競賽中我校代表韓城市參賽并喜獲一等獎。

2.全力打造書香校園。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校積極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經典、傳承經典的熱情。利用學校文化長廊,每周圍繞一個主題,為學生展示先進人物風采,介紹他們的奮斗歷程等,營造文化育人氛圍;積極開展讀書活動,每個班級設有讀書角;開展讀《史記》領略先賢魅力活動,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傳承司馬遷精神,讓文化滋養心靈。學校在2017年韓城市“愛國情、成才志” 經典誦讀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四、堅持特色辦學,促進內涵發展

堅持辦學特色是學校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新城一中的特色體現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學校積極創設“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育人環境,通過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校園,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結合中學生特點,開展富有特色的活動,展示學生的創新思想、動手操作能力,充分展示了學校素質教育成果。

新城一中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業務能力,積極有效地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培養“品德高尚、志向遠大、遵規守紀、敏捷好學、體魄強健、心智聰穎”的中學生,譜寫“特色辦學,和諧育人”的動人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