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主題學習”回歸母語教育原點
作者:王明強 陜西省榆林市第十九小學
發(fā)布時間:2018-09-17 16:39:0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語文主題學習”是以學為核心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理論。這一教學理論的四大支柱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多學少教,順學而教”?!罢Z文主題學習”倡導閱讀教育,讓名著走進學生的生活,讓經(jīng)典伴隨學生成長。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參與“語文主題學習”,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獨立思考,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爭論中讓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語文教學注入生機。
一、掌握資源整合方法,提高語文素質(zhì)
“語文主題學習”就是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依據(jù)教材的單元主題,分析單元的重點難點(包括字詞的理解和運用、語言的感悟和品味、文章的寫作和表達、文章的內(nèi)容和情感),進行主題材料的建構(gòu),將教材的一篇文章或一個單元作為一個主題,引導學生搜集并閱讀與所學文章或單元教學重點相關(guān)、相近、相似或相對的多篇文章,在大量閱讀中豐富學生的認識、情感和體驗,創(chuàng)造與文本交流、對話的氛圍和條件,形成思維碰撞,產(chǎn)生情感的升華、價值的提升。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思考?!币虼?,主題學習中的這種閱讀不同于平日里走馬觀花似的“休閑讀”,它對參與者(教師、學生、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師要熱愛閱讀,進行大量閱讀,體會閱讀的快樂。在“語文主題學習”中,教師既要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又要引導學生提高閱讀的層次;既要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答疑解惑,又要檢測和鑒定學生閱讀的效果。教師只有博覽群書,上課才能游刃有余。
其次,學生要充分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在主題學習中,學生可以質(zhì)疑老師的觀點,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課前預(yù)習、小組研討、集體匯報、參與評價是學生進行主題學習的基本流程??傊?,學生就是課堂學習中實實在在的主人。
再次,教材的來源要更加廣泛?!罢Z文主題學習叢書”依據(jù)教科書主題單元編寫而成,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還有雋永含蓄的報章雜志、意蘊深厚的中外名著都可作為學生大量閱讀的教材。
二、掌握科學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在“語文主題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閱讀方法,才能提高閱讀的效率。“語文主題學習”具有科學性、針對性、時效性和前瞻性,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使學生得到了知識的拓展與延伸。“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每篇文章都具有漢語言文學的典型性,富有民族特點和時代氣息,有利于學生在朗讀、誦讀和默讀中學會學習。選取的文章彰顯了經(jīng)典文化和人類精神的魅力,蘊涵著生命與心靈的智慧。如在教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后,引導學生去閱讀《經(jīng)典故事屋》叢書,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逐步掌握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語文主題學習”承載著重要的教育責任,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途徑,學生可以在“語文主題學習”中去感知世界、認識人生、感悟生活和提高審美情趣。如在五年級下學期,可結(jié)合課本內(nèi)容,教學生學習《真愛無聲》一書中的文章,這些文章彰顯的是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誠實守信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通過學習指導,讓學生學會感恩,培養(yǎng)孝心,使學生從文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從而也為學生成長為一名品德高尚、道德優(yōu)秀的好公民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我們在“語文主題學習”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掌握師生參與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常言道:處處留心皆學問,悟性就在你腳下?!罢Z文主題學習”就是讓師生共同參與語文課堂教學,重建語文課堂文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師生在平等對話中學習語文,師生在充滿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中自主參與,共同學習。讓學生學會與文本對話,讓學生直接去接觸文本,強調(diào)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特性,充分閱讀、潛心閱讀、體驗感悟,通過閱讀汲取智慧,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中的成功之處。
“語文主題學習”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古人云:“書籍就像一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贬溽嘣跁暮Q罄?,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道德素質(zhì)。通過“語文主題學習”就是把每一個學生都領(lǐng)進書的世界里,讓書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指路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