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動宣傳,全面覆蓋

1.學生層面。由學生申請獲得美德善行銀行的儲戶資格,領取一份精美的儲蓄卡。借助國旗下講話的契機,組織開展“和美銀行”啟動儀式,利用班會、晨會,讓每一位學生了解“和美銀行”是什么,知道學校成立銀行的意義,在這里存的不是金錢,而是美德善行,學生通過一件件善舉來賺取星星印章,從而換取金、銀、銅獎,最后金獎獲得者即為學校“美德少年”。

2.教師層面。通過召開全體教師會議、班主任會議,讓每一位教師了解“和美銀行”的操作流程以及自己的工作職責。銀行設行長一名,全面主持“和美銀行”的日常工作,管理教育行員履行職責,保障與督察各分行主任職能部門辦工,積極完成學校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領導各分行工作,了解監督、檢查有關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并及時反饋;負責分行長辦公會、儲蓄員代表大會等會議的會務工作。班主任是每個分行的行長,負責辦理各類美德善行的存儲業務,及時進行評價及記錄;辦理美德善行銀行卡正常的開卡、掛失等業務;認真進行審查,及時記錄。

3.家長層面。通過家委會,邀請家長代表到校共同商議“和美銀行”實施方案。征得同意后,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和美銀行”的運行應在校內與校外、學校與家庭之間形成合力,學生在學校的美德善行由學校、教師負責記錄,在家庭的美德善行由家長負責登記,確保活動的真實性。

4.社會層面。抓住“和美銀行”啟動儀式的契機,邀請電視臺和記者到現場,通過網絡、媒體向社會宣傳“和美銀行”,以贏得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不斷鑄就學校品牌。通過美德善行的儲蓄活動,讓每位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長,從而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厚德載物,做一名品德高尚的“和美少年”。

二、豐富形式,主動參與

1.存取。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中華民族美德,“和美銀行”按“仁愛友善、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愛班愛校、孝老愛親(仁義誠敬孝)”五個類別上榜。學生在任何一個類別中產生美德善行的行為,均存放在儲蓄本中,存款到一定的數額時,可以自由支出,換取相應等級的證書和物品,前面的數據自動清零。

2.互借。為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儲戶之間互借活動,以增進同學間友誼,培養互助的良好品質。

3.貸款。“和美銀行”,不僅可以存取、互借,還可以貸款。我行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一些“貧困戶”,即在家在校表現平平,長時間不能獲得印章或者獲得印章次數較少,很難得到相應的獎勵的學生。為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我行允許學生向銀行貸款,以滿足其需求。當然,貸款需由本人向分行提出申請,報總行審批同意,要有擔保人和相應物品抵押,待貸款還清后退回抵押物品。如不能及時還款,將由擔保人負責,同時將貸款人列入銀行“黑名單”,今后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貸款。

三、多重舉措,確保實效

1.物質刺激。學生的每個美德善行舉動,均可獲得星星印章,累計各類美德善行獲星情況,獲星5次(至少4欄獲星),可到分行行長處換取銅獎印章1枚,佩戴于胸前,并記錄于儲蓄存折中。累計銅獎印章6枚,可到分行行長處換取銀獎印章1枚,佩戴于胸前,并記錄于儲蓄存折中。累計銀獎印章3枚,可到總行行長處換取金獎印章1枚,佩戴于胸前,并記錄于儲蓄存折中。每獲得1枚獎章,均可換取相應的物品作為獎勵,獎章層次最高,換取物品價值越高,學生的參與熱情越來越高漲,這也是“和美銀行”越來越火爆的重要因素之一。

2.精神鼓勵。物質的獎勵并非目的,精神的成長才是最終追求。我行堅持每周一小結,各分行利用班會的時間對“富裕”的儲戶進行表揚,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鼓勵大家相互學習,積極參與。每月利用國旗下講話的機會對各分行上報來的優秀儲戶進行大會表彰,通過公示欄、電子顯示屏、展板等進行美德少年事跡介紹,傳遞社會正能量,同時將儲戶存取的情況作為評先評優的一個重要依據,記入學生的成長檔案。

3.賞罰分明。有獎就要有罰,這樣才能體現公平。“和美銀行”制定了一系列的獎勵政策,同時明確規定了對沖措施。各種獲獎記錄,可以因違規違紀情況被扣除而產生變更;銅、銀、金獎獲得者因違規違紀而需要變更收回的,由分行提出申請,總行審核確認,予以執行。

“和美銀行”德育模式的推廣,是落實習總書記對少年兒童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的講話精神,讓孩子們用存儲美德的方式促進其人格美、行為美,使孩子體驗到擁有美德的快樂,促進其健康成長,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一種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