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言品鑒新視角
作者:焦亞飛 陜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學
發布時間:2018-09-14 10:29:0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品析詞語,突破學生閱讀障礙
語言是打開文本閱讀的鑰匙。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語文課上出“語文味兒”,必須關注文章語言。作者寫作風格不同,語言表達特色也不同。品析詞語是語言學習的基本內容,從中能夠看出學生的語文功底。詞語賞析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語言感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詞語品析是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聯系個人解析和文本情感構建的認知行為,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尋找出文本中關鍵性的詞語,然后掌握詞語的本義。在此基礎上,聯系文中內容和具體的語境展開分析。
學習《觸摸春天》時,教師從問題入手,引導學生開展體驗活動:“這里有一些物品,假如蒙上眼睛,你能根據觸覺猜出是什么物品嗎?”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紛紛參與到觸摸體驗活動中。學生有了一定的體驗后,教師引導學生體味“觸摸”這個詞。有的學生說:“這個詞就是接觸、撫摸,用身體的一部分進行感知?!苯又處熞龑W生進入文本內容的學習。在讀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一句時,教師讓學生分析“驚訝”這個詞:“驚訝是什么意思?安靜為什么會感到驚訝?”學生激烈討論。
教師要針對文本語言特點,進行引導,讓學生對詞語進行品析。詞語品析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讓學生聯系具體語境進行分析,在詞語品味、鑒賞中增加學生詞語鑒賞能力,提升學生語言感知維度。
二、品析句式,打通學生閱讀經脈
文本中的句子必然要按照一定結構來組織、構建,這就是文本的句式。文本句子形式種類豐富多樣,如長句、短句、判斷句、否定句、疑問句、省略句、被動句等。不同的句式適用環境也不同。長句子結構復雜,包含的內容也很豐富,理解起來難度系數較大,教師要適時給出引導、點撥,尤其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有限,教師要給出具體解讀,對長句子賞析方法給出具體點撥。
在學習《永生的眼睛》時,教師播放小男孩捐獻器官的視頻來導入,學生深受感染。教師讓學生對小男孩捐獻器官的行為進行點評。有的學生認為他的做法值得提倡,有的學生否定了小男孩的這種行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隨便捐獻。在學生的辯論中進入文本閱讀。在學習“這令你驕傲嗎?”這個句子時,教師問道:“這個句子寫出了哪些信息?你能對這句話進行分析嗎?”學生都感到很疑惑:“這個句子沒有什么信息呀!”為了讓學生對句子有更深刻的認知,教師引導道:“誰能說一說這個句子是什么句式,這句話是誰說的?”學生認真尋找,找到后,教師繼續引導:“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熱烈討論。通過對句式的解析,學生對句子內涵有了更深刻理解,更好感知到了人物形象。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對文本內容的解析、情感的把握,忽視對文本句式的鑒賞。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強化對句式的關注。通過分析句式,挖掘文本內質,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實現對文本深層內涵的把握。
三、品析修辭,點燃學生閱讀熱情
所謂的修辭是指修飾文辭,是指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作者采用多種語言手段,起到良好的表達效果。修辭對提升文本語言表達效果有積極影響,修辭的運用旨在增強文章藝術性,使文本更加形象,更加具體可感。教師要精心挑選文本切入角度,注意抓住文本修辭,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修辭手法及作用感受其沖擊力,整體感知文本情感因子。
在學習《觀潮》時,教師播放錢塘江大潮視頻導入,在初讀感知文本后,教師找出重要句子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這一句寫出了什么內容?請從修辭角度對這句話進行賞析?!睂W生積極品析句子。有的學生說:“這個句子很生動、很形象,寫出了錢塘江大潮之大。”教師指導道:“這句話具體運用了什么修辭?是比喻、擬人,還是排比?”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思維得到擴展,很快有了思路。修辭是語言鑒賞最常用的方法,其難度系數相對較大,教師要讓學生掌握賞析技巧,可以從學生基礎認知著手,逐漸增加問題難度系數,激活學生思維。
小學生對修辭比較陌生,理解起來會存在偏差,無法準確把握修辭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幾個維度的指導:首先要判斷出句子運用的修辭類型,接著對修辭作用展開分析。不同修辭有各自的特性和作用,教師要給出確切的引導,為學生理解文本作鋪墊。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的文章大多是文質兼美的經典之作,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從詞語、句式、修辭等方面著手,重點突破語言障礙,給學生講解語言鑒賞技巧和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