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我所帶的班進入了九年級,即將面臨中考。

對于農村學校學生來說,英語通常是一個弱項。孩子們抓住一切時間,認真聽講,反復練習。我也像擰緊的發條,充分備課,聲情并茂地講課,一道題一道題地分析,掰開揉碎地講解句型、語法等每一個要點,盡可能地讓學生掌握更多內容。

但是,有一種情況讓我很著急。那就是在剛講完知識要點時,學生們都理解了,可隔天再提問,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有的學生磕磕絆絆,有的學生回答不全,還有的學生干脆變成了啞巴。難道他們真成了掰玉米的小熊,掰一個,丟一個?

我想了很多辦法,但效果都不明顯。我想這固然和畢業班課程緊、任務重有關,但方法不對應該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于是,我利用工余時間進行了教育理論和英語教學方法的學習,查閱相關資料,網上瀏覽前輩們的經驗……針對農村孩子知識面窄、死記硬背的特點,在一番苦苦“求索”之后,我想到了mind map。

mind map即思維導圖,它是一種形象化的思維工具,具有整體性強、綜合性強的特點,能把枯燥的思維記憶形象化、具體化,能改變學生單一的、線性的思維方式,達到牢牢掌握所學知識的效果。如果用mind map來服務我的教學,能達到預期目標嗎?

想好就立即行動。第二天,在講Unit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第一課時,我抽出一些時間,向學生介紹了mind map。我先從mind map的繪制工具講起,詳細講解了安放主題、構圖要點和過程步驟,并激勵學生大膽繪制mind map,自然而然地表達自己的思維和聯想過程。其次,我進行了第一堂mind map作業設計輔導。我為學生確定了繪制原則,就是以新知識點為中心,逐步有序向外擴散,在二級、三級枝干的繪制過程中,盡可能多地聯系舊知識,加強新舊知識的銜接,以促進對整個初中英語知識體系的宏觀認知和深刻掌握。

對于mind map的應用,學生很快就有了回應。第二天一進教室,學生許思軒就向我展示了他的作業,而且主動請纓帶著大家復習昨天的功課。我及時地鼓勵他,“昨天的課,看來你都掌握了,你真厲害。”沒等我說完,他激動地說:“昨天的作業用了兩個小時,剛學的used to do是一般過去時,通過畫mind map,把所有學過的時態都復習了一遍,而且還做了幾道題檢測了一下自己。”學生宋悅也表示:“以前老是記不住spend、cost、pay和take的區別,畫完mind map,對四個單詞的不同之處加深了印象,當時就用used to和這四個詞造了句子。”學生何趙煜說:“以前老是記不住描述人物的單詞,昨天畫圖時,我就把相關詞語按動詞搭配分類。”她還讓我當場檢查。看著學生的良性互動,我感覺到mind map的方法奏效了。

從此,mind map成為我英語教學中的必備利器。我還不斷地豐富mind map的表現方式:騰出課后十分鐘,輔導學生繪制mind map,提出合理化建議;召開小講座,展示優秀作品,組織學生討論mind map的構思和布局;召開交流會,讓學生介紹繪制mind map的想法,談變化,講體會。學生們互相切磋的氛圍,也帶動了班里學習風氣的變化。

mind map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效果。學生宋悅學習踏實,運用mind map輔助學習以來,英語提高很快。她感覺mind map就像一個小箱子,把很多凌亂、毫不相關的知識歸納整理到一起,對每堂課的短語、句型、詞匯都有了深刻印象。學生許思軒愛學英語,但方法不當,非要下死工夫才能把當天的知識全部消化掌握。他覺得mind map讓自己思路清晰,效率也提高了。學生邵樂環感覺學習英語壓力減小了,通過mind map把新舊知識關聯在一起,在玩兒中把許多東西都記住了。

全班學生都學會了繪制mind map,看著學生們一幅幅枝繁葉茂的“大樹”畫,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因為我看到了一棵棵小樹茁壯成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