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開展三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海量讀書不僅使孩子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還培養了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學校廣大語文老師深深地體驗到了“語文主題學習”課堂的別樣精彩,學生自主讀書、合作交流、展示匯報的主動性、積極性大大提高了。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由衷感受到了職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2017年學校被榆林市教育局評為“語文主題學習示范校”。下面就一些實踐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制定方案,分層進行

2015年3月,依據市局文件精神,學校教務處制定了《榆林高新第一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實施方案》《榆林高新第一小學全員讀書活動實施方案》《榆林高新第一小學第二屆讀書節活動方案》《榆林高新第一小學“三個好”(即寫好字、讀好書、作好文)工程實施方案》《榆林高新第一小學首屆古詩詞大會方案》《榆林高新第一小學夢想書屋活動方案》,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啟動了“單元推進語文主題教學模式”,包括單元預習課、閱讀指導課、回顧拓展課、讀書匯報課、習作指導課等課型。

2016年3月,經過一年的實踐,語文教師發現低年級學生由于識字量少,“單元推進”壓力過大。于是學校教務處又制定了“1+X”模式。“1”是指教材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學生學習閱讀方法的范例,需要精細閱讀。教師要抓住訓練重點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朗讀、品味、感悟,潛心體會文章的遣詞造句以及表達方法,必要時進行仿寫,全力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X”指若干篇略讀課文,每單元中除一篇精讀課文之外,其他課文都可以作為略讀課文,包括本單元“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文章。教學時充分運用單元預習卡,從字詞句、主要內容、重點段落等方面引導學生自學,把精讀課文中學到的學習方法,運用到略讀課文的學習中去。當然,“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也可以整本閱讀,以“讀書匯報會”的形式展示,小組合作進行,從朗讀、積累、感悟等方面匯報讀書收獲。在此基礎上,也可以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和“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之外的閱讀材料。整個“1+X”的教學環節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從方法習得入手,再到方法運用,到最后自主學習。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積累,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從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的魅力,親近語文,熱愛語文,使母語文化能夠滲透到學生的人格中去,成為他們精神成長的養料。這樣就真正體現了葉圣陶老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 “得法于課內,得益與課外”的教學目標。

和單元推進模式相比,“1+X”模式減少了課堂容量,降低了學習難度,實現了“教師簡單教語文,學生輕松學語文”的境界。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教師、學生、家長反響頗好。不少教師還感慨地說:“這樣教學備課容易多了,簡單多了。”學生也習慣了一節課幾篇文章的學習,感覺過去那樣一篇文章上幾課時沒意思,太乏味。家長因此很支持,很配合。目前,全校一到六年級都在實施“語文主題學習”,整個校園洋溢著濃濃的“語文主題學習”氛圍。

二、加強培訓,學習先進

三年來,學校安排所有語文教師參加了“語文主題學習”的培訓,每次培訓后都要求教師以不同形式匯報,可以上研討課、示范課,也可以做講座。多種形式的匯報有力地促進了語文教師理論水平和教學實施能力的提高。同時,學校為每位語文教師購買了山東省特級教師畢英春老師主編的《雙主題整合教學的智慧》一書,還制定并發放了《“語文主題學習”培訓手冊》,定期組織全校語文教師研討,從借鑒別人的優秀經驗做起,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

同時學校邀請當地名師做示范教學,引領教師成長。2017年3月,學校邀請榆陽區一小曹玲玲老師講了“語文主題學習”示范課《桂林山水》,對老師們啟發很大。漸漸地,“語文主題學習”理念逐步影響了全校的每一位語文教師,語文教師的教學觀、育人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語文課堂越來越精彩了。

三、多種活動,展示成果

為了培養全體師生以及家長的讀書意識,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師生、家長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文化生活習慣,構建書香校園,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讀書節活動。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展示全體師生以及家長的讀書成果。

2016年6月和2017年6月,學校分別舉行了以“閱讀,求真,儒雅”和“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高尚”為主題的讀書活動。2016年11月和2017年11月,學校分別舉行了以“與經典同行,做儒雅之人”和“營造書香校園,共享閱讀人生”為主題的讀書活動。通過舉行啟動儀式、布置班級文化墻、完善班級圖書角、召開讀書主題班會,營造全員讀書氛圍。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活動,如晨誦經典,培養學生良好讀書習慣。每位學生每學期完成1本讀書筆記(28篇),4期讀書小報。目前,以上安排均成為常規要求,具有長效機制。

學校還結合實際情況,從教師、學生、家長三個層面開展了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教師層面有經典詩文朗誦比賽、文學科學常識大賽、讀書心得征文大賽、經典詩文書法比賽、教育敘事比賽、配詩國畫比賽、演講比賽、教師講壇、書評活動。同時構建“三專模式”——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開辟教師專業發展空間,要求教師一學期閱讀不少于10本好書,語文教師同時閱讀同年級“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另外,還組織集體研讀好書,由各教研組長組織教師集中讀書,同時撰寫讀書感言。2017年期末共收集讀書感言400多篇。

學生層面有成語大會、讀書心得征文大賽、詩詞大會、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經典詩文書法比賽、經典誦讀、誦唱活動。此外根據年級不同又舉行了不同主題的讀書活動,一、二年級舉行了成語配畫比賽;五、六年級舉行了文學科學常識大賽、學生講壇、書評展示;三至六年級舉行了配詩國畫比賽、漢字聽寫大會。

此外,全校師生還開展了主題為“我寫字,我快樂;我讀書,我成長;我寫作,我提高”的“三個好”工程活動,具體包括“讀好書、寫好字、寫好文”,其中“讀好書”要求每位教師與學生提前閱讀一本好書,按照“介紹——評價——推薦”三個步驟,準備書評發言稿,將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推薦給別人。

家長層面要求家長全員參與讀書,除了每天親子共讀半小時,每學期陪同孩子一起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讀其他好書不少于5本,還定期舉行文學科學常識大賽,家長講壇活動。

由于讀書活動參與人數多、獲獎率高,僅2017年讀書節,學校累計獲獎教師達83人次、學生達325人次、家長達46人次。市級累計有14個項目12位教師93位學生榮獲等次獎。學校榮獲“語文主題學習”示范學校、 “讀書活動示范學校”等獎項。學校還收集了學生自創詩集 46本。

這些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大大地激發了全體師生和家長讀書的興趣與熱情,提升了師生、家長的文化素養。讀書活動促使每一位教師、學生、家長親近書本,養成愛讀書、好讀書的良好習慣,讓濃濃的書香洋溢整個校園,遍布每個家庭,進一步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書,猶如一道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讀書,這種詩意的生存狀態、幸福的生活方式、溫暖的生命體驗,浸潤著每一位師生。爭做一個多讀書、讀好書、有情趣、有修養的儒雅之人已經在學校蔚然成風。

四、繼續探索,追求卓越

當然,在“語文主題學習”的路上,我們才剛剛起步。今后需繼續努力,爭取更大成功。尤其是應積極探索“主題寫作”的多種課型,如作文指導課、作文講評課、作文交流展示課、作文批改課等,將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在指導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基礎上,爭取編寫學校的“語文主題學習”校本教材,扎實開展“主題語文”系列活動,讓“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更加精彩,從而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打造“語文主題學習”特色學校,為推動全市“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全面深入實施樹立標桿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