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困境與對策探索
作者:謝國棟 西安思源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09-13 15:01: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在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重視自身身體健康。本文針對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目的是探究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策略,以促進高校體育產業發展。
【關鍵詞】高校 體育場館 社會開放
2015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了“學校應該盡快向社會開放體育場館”的號召。如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實現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本文針對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探究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策略,以促進高校體育產業發展。
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意義
1.有利于滿足“全民體育鍛煉”的需求
當前,政府積極倡導“全面體育鍛煉”,群眾自主投入體育鍛煉行列中,為原有體育設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是時代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高校作為社會先進的發展力量,在保障自身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應為社會及廣大群眾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切實滿足當前廣大群眾對體育設施的需求。
2.有利于增強高校的綜合實力
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體育鍛煉需求,更多群眾來到高校體育場館,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社會對高校的美譽度和好評度[1]。當高校體育場館對外有償開放時,能夠為學校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實現院校經濟、名譽雙豐收,增強了高校在教育行業的綜合實力。
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存在的問題
1.安全問題堪憂
高校體育場館如果對社會進行開放,主要面臨的便是安全問題。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之后,很多社會人員有可能進入學校,人員混雜的現象極有可能對學生及教師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與此同時,參與體育鍛煉的群體中,中老年人占絕大多數,鍛煉過程中發生意外是很難避免的。如何保障廣大師生的安全,如何權衡學校與鍛煉人員的責權,都是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需要考慮的問題。
2.維護經費難以保障
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之后,為了切實保障體育基礎設施及鍛煉人員安全,就必須及時對學校體育基礎設施進行定期檢修,必定會耗費眾多財力、物力、人力。想要滿足學生體育課程的需求,又要保證廣大群眾體育鍛煉的需求,就需要高校針對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投入較多的資金[2]。當前,很多高校經費并不十分充足,很難承擔長久、高額的維護檢修費用,為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3.影響體育課堂教學
俗話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要保障高校體育教學的高效開展,滿足師生對學校體育設施的需求,就很難保證社會群體對學校體育基礎設施的需求。據分析,當前高校各種社團,如羽毛球社團、籃球社團、足球社團等,每天都會進行訓練。當場館對社會開放,勢必會與高校正常的體育活動產生一定的沖突,不但會影響廣大學生的學習與運動,而且很難為廣大消費者帶來良好的體驗。
4.高校相對缺乏管理觀念
高校一般都是嚴格按照國家以及教育部門的要求開展教學管理工作,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相對來說是一種經營模式,不僅要兼顧自身經營效益,還要切實權衡體育教學情況。與此同時,高校領導與教師的經營管理觀念和實踐經驗相對比較缺乏,很難真正在兼顧經濟效益的同時,保障自身服務質量,這就為當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策略
1.科學制定組織管理機制
為了切實保障學生以及教師日常對體育基礎設施的需求,滿足廣大群眾對學校體育設施的需求,相關教育管理部門必須科學合理地針對體育教學課程與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時間進行合理組織與規劃,構建長效的組織管理機制,切實保障學校體育教學效果。與此同時,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工作必須制定完善的管理體系,切實保障學校經濟效益的同時,為廣大社會群眾提供良好的服務[3]。為了切實優化與完善自身管理機制,學校相關管理工作人員,可以積極向“對外場館開放成功的院?!睂W習,在制定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價格時,做好前期市場調研工作,切實建立集管理、輿論、監督為一體的組織管理機制,促進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可持續發展。
2.積極爭取多方投資
當前,限制廣大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最大因素是檢修經費問題,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部門應積極爭取社會多方投資,切實緩解高額檢修費用這一窘境。高校應該充分認識自身對外開放場館的價值,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實現招商引資。當前,高校校企合作一般都是針對畢業生實習層面開展的,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應該利用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價值,積極與社會企業進行合作,引進檢修資金。高校通過合法、正規的手段,與企業合作,如利用冠名、廣告的形式,幫助企業營造更多非物質價值。學校體育鍛煉人員相對復雜、流量相對較大,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高校本身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實現了校企合作共贏。與此同時,高校可以通過贊助等形式,借助企業力量,對學校體育基礎設施進行維護,不僅解決了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資源檢修的問題,而且能夠為完善學校體育設施帶來更多機會,有利于促進高校體育產業的不斷發展。
3.優化自身管理觀念
為了切實順應當前體育行業發展趨勢,廣大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須積極轉變自身經營觀念,明確高校不同組織機構的責權,合理針對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進行布局與管理。為了讓體育場館通過社會開放產生更多經濟效益,高校必須不斷優化自身服務與基礎設施,配置專業服務人員,切實保障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質量,使體育場館在社會中站穩腳跟??梢灾贫ê侠淼氖召M價格,秉承“以消費者為主”的服務觀念,不斷優化收費標準,針對白天、晚上、周末、工作日等不同時間段,制定區別化的收費價格,切實做到“靈活收費”。在制定收費標準的過程中,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者應該積極對其他高校以及市場價格進行分析,切實融入特色經營因素,不斷強化自身服務特點。與此同時,還可以設置專業化的體育鍛煉項目。例如,積極設置“瑜伽課程”“健美操課程”“籃球教學課程”等專業化課程。通過自身服務觀念的不斷優化,切實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保障高校體育場館在社會中的地位,增強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工作效率的同時,可以增強高校的綜合實力。
4.明確雙方責權
在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期間,為了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財產安全以及消費者安全,高校必須建立健全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安全制度,切實明確消費者與學校的責權,以免對消費者以及校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4]。針對安全事故進行分類,明確不同事故中消費者與高校之間的責任,切實保障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安全性。與此同時,高校必須在體育場館開放期間,強化自身安保系統,實行“持證入?!敝贫?,明確每日入校消費的人數和出校的人數,并且在晚9點之前,要求消費者必須全部離開校園,切實保障師生人身財產安全??梢匝b配攝像頭,實現無死角監控,及時監督消費者的行為,避免消費者破壞學校體育設施現象的發生,積極建立事故應急預案,以便及時處理突發事件,切實保障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安全性。
結 語
總而言之,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效的開展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工作,不僅能夠滿足廣大群眾的體育鍛煉需求,而且能夠增強高校的美譽度,為高校帶來更多經濟效益。但是,在進行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工作中,安全、管理、資金以及高校授課等因素,嚴重阻礙了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進程。
參考文獻:
[1]郭道全:《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困境及對策》,《運動》2016年第3期,第102-103頁。
[2]王德甫:《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現狀與對策研究》,《當代體育科技》2016年第6卷第6期,第118-119頁。
[3]陳運望:《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困境與對策探索》,《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年第15卷4期,第15-16頁。
[4]伍德忠:《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探索》,《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年第15卷第18期,第228-22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