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培養滿足企業需要的動漫人才,本文對動漫人才需求現狀進行分析,通過一系列舉措,加強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提高了教師的實踐技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率。

【關鍵詞】動漫人才培養模式 實踐動手能力 實踐技能

基金項目:陜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與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5Z26)。

動漫產業人才需求現狀

動漫產業是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為了扶持動漫產業的發展,國家廣電總局建立了17個國家影視動畫產業基地,并撥巨資扶持優秀動畫原創作品的生產與技術服務。文化部出臺的《關于扶持動漫產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近年來國產動漫產品數量大幅度增長,質量有所提高,一批動漫企業和動漫品牌嶄露頭角,中國動漫“走出去”步伐加快。但同時,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與旺盛的市場需求還不相適應,在原創能力、人才培養、技術開發、產業鏈整合、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用5至10年時間實現躋身世界動漫大國和強國行列的目標任重道遠。

動漫產業迅速發展,急需合格創意的作品及優秀的設計制作人才,市場對動漫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動漫市場的現實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市場對動畫產品的需求

2012年之后,全國每天需要900分鐘,一年需要32.4萬分鐘的動畫節目。目前,國內市場每年的國產動畫節目缺口高達25萬分鐘左右。

2.市場對動漫人才的需求

據統計,影視動漫人才需求量為15萬人,游戲動漫制作人才需求量為10萬人,而國內每年培訓的影視動畫人才卻不足5萬人。

3.從業人員質量不高

動漫是集文化與時尚于一體,要求從業人員既要懂網頁設計,還要會Flash動畫制作、3D建模,還應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還要畫面美觀,動作協調。因此,符合企業需要的動漫人才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十分緊缺。

4.學校培養的人才應用性不強

人才培養定位不明確,課程滯后,與企業脫節等原因,導致目前動漫專業畢業生入職后,需要企業進行一年甚至一年以上的培訓才能上崗。

市場對動漫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但該專業畢業生卻不能如愿就業,需求與產出矛盾對動漫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迫在眉睫。通過修訂人才方案,增強校企合作力度,開展技能競賽,引進企業工程師進校園,加強實驗室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一系列舉措,可以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省去了企業二次培訓的環節,大大提升了就業率。學院動漫1307班、1408班、1509班的學生在畢業前夕已被多家動漫公司提前預定。以近三年動漫專業學生就業為例(數據統計見表1),學生均在動漫公司從事人物建模、場景建模、動畫設計、影視后期制作等工作,大多就業于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湖北等動漫產業發展較為迅速的地方。

學院動漫專業人才改革嘗試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行業需要確定專業定位

學院于2005年開設了動漫制作技術專業,曾多次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2015年教研室教師奔赴北京、蘇州、上海等動漫產業聚集的城市,走進企業進行調研,深入了解企業對人才技能的需求,于2016年對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作了調整,加大了實踐教學環節,并改進了實踐教學模式。理論教學中的項目案例均來自企業真實案例,項目文案策劃、設計、制作等環節全部按照企業真實模式實施。在專業基礎課程中增加了作品欣賞模塊;平面設計課程中增加了UI設計內容;三維建模課程設置從原來的兩個學期修訂為三個學期,分別是基礎教學、游戲動畫、影視動畫。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采取“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思考能力、設計能力的培養。以三維建模課程為例,制作是他們的課內實踐作業,從游戲場景的設計、角色的創建、制作設計均以行業標準為準則,這樣學生一畢業就能適應職業要求,直接上崗。

2.增強校企合作力度,提升學生動手能力

動漫行業發展迅速,但受教材滯后性的影響,想要將新技術傳授給學生,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加強校企合作是最佳途徑。這幾年學院非常注重校企合作,課后實訓環節均在企業完成,先后與思米科技、裂谷軟件、翡翠集團等陜西優秀的動漫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在企業進行集中實訓,首先,可以讓學生較早感受職業環境,改變學生懶散的生活學習習慣;其次,實訓案例一部分是企業已完成的項目,一部分是企業正在進行的項目,通過實訓,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責任意識;第三,實訓環節就是職業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為他們今后能夠順利進入工作崗位奠定基礎,縮短時間。

3.組織技能競賽,提高學生專業水平

學院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組織了多種多樣的技能競賽。2014年,我們組織動畫短片制作競賽,以小組為單位,學生自己寫劇本,自己拍攝,自己搜集素材,完成了以環保為主題、以節約用水為主題、告別低頭族等一系列短片;2015年,組織了海報設計大賽;2016年,組織了二級學院Logo設計大賽,動漫1509班全體同學參加了比賽,為學院五個二級學院設計Logo;2017年,組織了為學院企業——陜西路橋勘察設計所Logo設計大賽,并且舉行了宣講,學生分析了自己的作品,闡述了自己的設計理念。2014年,組織學生參加陜西省動漫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同年參加全國動漫設計大賽,獲得二等獎、三等獎; 2016年,參加陜西省動漫設計大賽,獲得三等獎;2017年,組織學生參加陜西省虛擬現實(VR)設計與制作大賽,獲得二等獎,并參加了全國高職虛擬現實(VR)設計與制作大賽。通過一系列的競賽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為學生學習動漫專業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加強實驗室建設,為學生提供實訓場所

學院這幾年加大了對實驗室設備的投資,尤其是加大了動漫專業的投資力度。2015年更新了50臺計算機,專門用于動漫專業實踐教學;2016年上半年,學院建成了美工實訓室,補充了美工實訓室所需的教學器材,動漫專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2016年下半年,又批準建成了動漫實訓室,配備了100臺電腦,配備了手繪板等設備,這些電腦配置較高,專門為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建模、渲染和后期實訓所用。為了促進教學改革,為以后的教學改進提供條件,學院還籌建VR實驗室。實驗實訓條件的改善,使動漫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落到了實處,上機設備配置不能滿足三維課程教學需求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為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尤其是動漫相關技術,更新換代極快,Flash技術在短短的幾年中已經到了CS6版,并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Animate技術;三維雕刻使用的是Zbrush技術;三維高級貼圖使用Quixel技術,這些新技術出現在教材中還需要幾年。為了更好地完成授課任務,必須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學院每年派教師下企業鍛煉學習,參與企業的實際項目,通過項目實踐,掌握了解行業新動態、學習專業新技術,并把這些技術帶回課堂。學院先后選派動漫專業教師到翡翠集團、裂谷軟件、思米科技、長風動畫這些陜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動漫公司學習。通過下企業鍛煉,教師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和學習了新技術,為教學質量穩中求升提供了保障。同時,將企業工程師引進課堂,讓專業教師跟隨學習。2016年我們聘請了西安長風動漫公司動畫制作項目組組長承擔了動漫1509班MAYA的課程,其有十多年的動畫制作經驗,參與了很多大型動畫作品的制作,采用理實一體化授課模式,將項目案例帶進課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導向,以動漫制作標準為準則,指導學生學習MAYA這門課程,在教學中很好地滲透了動畫專業人才的職業要求以及動畫制作的標準,在實踐環節采用情境教學模式,使學生很好地學到了MAYA技術,并且了解了行業標準、職業規范,這樣學生在就業時直接就能勝任工作,省略了企業培訓環節,縮短了就業時間。在授課過程中,專業教師跟隨聽課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了解了企業對動畫專業人才的要求,提升了自身專業水準,這種授課模式深受師生歡迎。

總 結

近幾年,在高職教育改革大環境下,我們通過市場調研,以企業對人才需求為基點,對動漫人才培養重新定位,以提升職業能力為目標,彰顯學生動手能力為目的,對動漫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改革,以便做好動漫專業人才的培養,為企業提供懂技術、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通過對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一系列舉措,促進了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改變了學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現狀,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提升了學院動漫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呂明明:《動漫設計專業“三業合一”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現代經濟信息》2017年第10期,第420頁。

[2]陳旺:《高職院校動漫設計專業綜合改革的探討》,《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第11-12頁。

[3]楊竣茹:《論高校計算機動漫設計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的構建》,《統計與管理》2016年第5期,第180-181頁。

[4]郁蜀彬、武廣曉:《高職教育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電腦迷》2017年第5期,第181頁。

[5]付浩:《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建設問題與思考》,《祖國》2016年第23期,第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