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的核心內容。與此同時,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科研成果交流和推廣提供重要平臺的期刊,其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不可或缺。作為高等教育大省的陜西,各類學報和學術期刊品類繁盛, 精華薈萃,《陜西教育》(高教)忝列其中與有榮焉。

《陜西教育》(高教)創刊于2007年,是經國家批準,由陜西省教育廳主管、陜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期刊,屬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龍源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收錄期刊,主要為高等院校、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教研、學術交流的平臺,為研究生、大學生創新研究開辟園地,并及時宣傳報道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在教育改革、學術交流、學術成就等方面取得的各項成績。

為全面了解《陜西教育》(高教)期刊發展現狀,進一步提高辦刊質量,促進我省高校學術交流,更好地為讀者服務,近期,我們設計了一組面向我省高校教師的調查問卷,就個人信息、閱讀目的、獲取渠道以及對刊物質量的評價等方面展開了調查,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數據,分析了《陜西教育》(高教)的質量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探尋全面提升期刊質量的有效辦法與策略。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列表分析法、數據分析法、文獻資料搜集法等,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樣本435份,有效回收率為87%,調查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包和Excel 2007進行統計分析,調查結果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置信度。

《陜西教育》(高教)2007—2018年論文發表情況

學術期刊承載著繁榮學術、增進交流、知識創新、人才培養等重要功能,全面系統地對期刊質量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對期刊的發展將大有裨益。本次調查從多個維度解讀《陜西教育》(高教)的辦刊現狀,通過分析權威網絡平臺、受眾反饋的各類信息,調整期刊定位和工作重點,為《陜西教育》(高教)提高辦刊質量、擴大學術影響力、提升學科地位提供助力。

從圖1可以看出,論文發表篇數最高為2009年的1487篇,最低為2010年的434篇,從2013年開始,論文篇數維持在500—600篇,處于相對平穩的態勢。一方面說明了近年來我國對高校科研工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和資金方面的投入落到了實處,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科研實力不斷提升,科研產出穩步發展;另一方面體現了《陜西教育》(高教)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在吸引大量高校科研人員參與的同時,促進了科研成果的傳播與交流,更從側面體現出《陜西教育》(高教)致力于期刊質量提升所做的努力工作得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認可。

《陜西教育》(高教)作為學者和讀者溝通的橋梁,作為知識創新、生產和發表的載體,多年來,秉承著向社會傳播學術新知識、傳遞學術研究新動態的服務宗旨,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創新為王”的辦刊宗旨。從圖2可以看出,《陜西教育》(高教)以高等教育為研究層次,廣泛涉獵外國語言文字、中國語言文字、計算機軟件及計算機應用、建筑科學與工程、中國文學、醫學教育與醫學邊緣學科、數學、體育、音樂舞蹈等多個領域。在關注高教領域理論探究和工作交流的同時,引發不同觀點的學術爭鳴,為促進科研創新、成果交流、科研評價發揮重要作用。

期刊基金論文比是指學術期刊所發表的文獻中各類基金資助的論文占全部論文的比例,是針對中國期刊的一項科學計量指標,廣泛應用于各類期刊的評價體系之中。從圖3可知,期刊基金論文比逐年顯著提升,2007—2017年,有基金項目支持的論文共計1816篇,占同階段《陜西教育》(高教)論文總量的21.54%。其中,國家級科研基金項目329篇,占比為3.9%,省市級科研基金項目1257篇,占比為14.91%,院校級科研基金項目1773篇,占比為21.03%,這基本符合我國高校科學研究的現狀與規律。另外,從論文基金項目來源地看,約74.3%的論文來自陜西省內高校,這與《陜西教育》(高教)致力于陜西教育發展的辦刊目標相一致。

4.“中國知網”《陜西教育》(高教)發行與傳播統計報告

據2016年《“中國知網”〈陜西教育〉(高教)發行與傳播統計報告》顯示,《陜西教育》(高教)的發行機構用戶總數達到5114個。其中,高端用戶包括: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澳門大學、臺灣中央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知名學府,并將傳播范圍拓寬至北美、澳州、西歐等海外地區及港澳臺地區。

5.期刊受眾的相關信息

本次調查以我省各高校科研、教學工作人員為主,從受眾年齡信息來看,以31—40歲居多,占比61.64%,說明期刊受眾群體以中青年為主;受眾學歷分布情況則是以碩士居多,占比67.12%,說明高學歷受眾是期刊服務工作的重點;受眾工作單位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39.73%)、高職院校(36.99%),說明這類單位的受眾對象對期刊認可度較高;從受眾目前的身份來看,教授/副教授、講師所占比例較高,分別為31.51%和47.95%,說明這類受眾對象具有自我提升意識,且提升要求較高,科研能力、創新能力較強;從受眾閱讀或使用本刊的目的看,“為撰寫論文或學術報告”和“了解最新高等教育動態”的受眾居多,體現出期刊的專業性、指導性和引領性;受眾首選閱讀本刊的主要渠道是網絡和學校圖書館,這一結果表明期刊目前的宣傳途徑相對比較單調,從擴大讀者獲知期刊的途徑考慮,應提高期刊的文獻引用率,以便更多的讀者通過文獻了解期刊。同時,應進一步加強期刊網站的建設,并繼續做好期刊的印刷與發行工作。

我省高校教師對《陜西教育》(高教)的評價

1.期刊總體水平有較大提升,仍存在上升空間

國家對科研的重視和投入促進了各學科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論文成果的產出,為期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資源環境。分析統計結果可知,近年來《陜西教育》(高教)的影響力和學術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雖然期刊在把握我省優秀論文、提高我省期刊總體學術水平上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與省內甚至國內的優秀期刊相比還有差距,仍存在上升空間。從表1可看出,期刊還要在提高期刊等級、學術界影響力等方面作出努力,要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創新為王”的辦刊宗旨,加大信息量,內容要更專業,設計特色的期刊整體風格,提高印刷質量,增強全面優質的服務。

2.期刊出版服務質量有所改善,但服務意識、精品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全面優質的服務不僅可以提高受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更是擴大期刊知名度和推廣度的重要途徑,關乎期刊的可持續發展。表2顯示,大部分受眾對期刊的最新高等教育動態介紹、學術規范建設、期刊整體視覺形象、封面與內文的版式設計、印刷工藝、數字化出版等還有更高的期待。雖然《陜西教育》(高教)在為受眾提供最新高等教育動態等方面作出了貢獻,期刊出版服務質量有所改善,但服務意識、精品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陜西教育》(高教)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期刊的數量呈顯著上漲態勢,致使各期刊面臨更為嚴峻的競爭與挑戰。基于此,研究和分析期刊的現狀、清醒地認清自身存在的不足,對深入把握期刊的發展狀況和提升質量大有裨益。通過此次調研,我們有以下體會。

1.缺少精品化、專家化的辦刊思路,且學術水準高的文章過少

據調查,受眾普遍認為,期刊的文章質量良莠不齊,高水平的文章只是鳳毛麟角,限制了期刊學術影響力,影響了期刊的整體質量。對比行業內優秀期刊后不難發現,《陜西教育》(高教)存在的核心問題就是缺乏高質量、專業型、學術型文章,以引領期刊整體質量的提升。學術水平是期刊內容質量的衡量標準之一,如何做到吸引穩定、優質的稿源,是擺在《陜西教育》(高教)工作人員面前的一大難題。盡管我們做了很多工作與努力,但相較于受眾的期望值還存在一定差距。

2.缺乏資金支持,宣傳力度不到位,制約期刊的發展

調查顯示,《陜西教育》(高教)國家級基金項目支持的文章較少,且轉載、引用率較低,影響因子較弱;論文作者的科研單位主要集中在陜西省內,外省來稿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資金支持,導致宣傳力度不到位,期刊輻射影響力較弱,阻礙了期刊品牌的建立與推廣。

3.要充分發揮編委會的作用

如何充分發揮編委會的作用,是《陜西教育》(高教)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這不僅需要編輯部人員的努力,更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實際工作中,編委會在刊物實際運行中的參與度有限,其部分職能主要由編輯部人員所承擔,編輯不僅要依照出版流程完成各項工作,更需要對期刊的發展規劃等方面有長遠設想與具體規劃,因此,僅憑編輯部的力量顯然難以實現期刊質量的顯著提升。

《陜西教育》(高教)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及努力方向

1.樹立精品辦刊意識,以創辦核心期刊為目標

期刊應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的辦刊宗旨,以創辦核心期刊為目標,樹立精品意識、質量意識,全面結合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方面的方針政策,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高編輯水平,以受眾需求為導向,追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集思廣益,凝聚力量,匯集專家、編輯的智慧辦刊,汲取受眾的中肯建議;設定稿酬等級發放制度,提高作者寫稿積極性。同時,可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學理論研究水平不高的問題,注重引導,提高教師和教學管理者對教學學術的認識,加強教學研究的學術性,以真正形成能夠既反映學科教學精髓,又能體現現代化教育技術發展的優秀教學成果。

2.“走出去”“引進來”相融合,提高論文來稿質量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期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意味著期刊發展既要“走出去”又要“引進來”。《陜西教育》(高教)應適應新形勢,創新辦刊內容,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機遇,立足于陜西高校,迎合未來的高教理論方向與理論研究趨勢,調整期刊欄目,以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吸引受眾關注;應通過政策等方面的引導與激勵,改變刊物受眾集中于我省的現狀,吸引外省及海內外受眾投稿,擴大期刊影響力與知名度;密切與高影響力學者的聯系,組稿約稿;發揮編委會專業特長和學術資源優勢,圍繞編委所在專業方向、由編委組織約稿;定期參加、舉辦學術界領域內有影響力的學術研討會,加強與受眾的溝通交流,使期刊成為學科建設的有力平臺及重要推手。

3.努力使刊物成為高等教育政策解析的前沿陣地

伴隨著新時期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展開,關注、學習并深刻領悟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政策和新舉措,凝聚理論共識,發揮好政策解讀者的作用,成為當下《陜西教育》(高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我省高等教育政策詮釋、成果宣傳,使刊物成為高等教育政策解析前沿陣地;跟蹤高等教育教學研究新進展、新成果,并做到及時推介和大力宣傳;針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發揮期刊的溝通橋梁作用,聘請相關領域的學科帶頭人釋疑解難,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做到服務教師、服務教學。

4.加強編輯隊伍人才建設

編輯本質上是文化工作者,是知識的傳播者、思想的啟蒙者、文化的傳承者,應具備學者的基本素養。隨著我國高校學術產出數量的提升,以及高校工作者對于高質量學術平臺需求的與日俱增,“編輯學者化”的理念不斷被提及。我們應緊跟時代步伐,努力提升編輯隊伍的職業素養,加強對青年編輯卓越意識和卓越能力的培養,鼓勵青年編輯進行自我提升與完善,大力提倡青年編輯對新知識、新業態和學科前沿的了解。同時,轉變傳統的編輯加工理念,強化編輯的學術共同體擔當和國際化辦刊理念,實行轉型發展戰略。

5.利用新媒體,擴大刊物影響力,建立期刊品牌

期刊應致力于新媒體建設,以新媒體技術為抓手,大力宣傳刊物宗旨、方向、內容等,讓更多省內外及海內外受眾了解熟悉刊物,并積極關注刊物,為刊物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稿源,以此增強期刊的傳播力與關注力。

結 論

隨著我國科研投入的不斷加大,科研產出增長顯著,學術期刊在記錄科研成果、促進科研交流、服務科研評價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大量的統計數據,對《陜西教育》(高教)(2007—2018年)進行總體計量分析和階段性總結。總體來看,《陜西教育》(高教)作為同類型刊物在國內具有一定的認可度和影響力。這從正面肯定了《陜西教育》(高教)的科研高度和水平,也側面說明了《陜西教育》(高教)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陜西教育》(高教)應把握機遇,立足教學,服務一線教師和教學管理者,不斷創新,激發發展活力,為加快推進我省高校“四個一流”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參加人員:姚思雅 蘇妮 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