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作為工程造價、建設工程管理等專業的核心職業能力課程,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團隊、實踐條件等方面的建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工程招投標 課程建設 主要措施

課程設計的基本理念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以學生職業能力、素質培養為目標,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按照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構建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完善實訓條件,融“教學做”為一體,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課程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成果

1.重構教學內容

(1)理論教學內容

按照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合同的談判與簽訂、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等流程,我們創設了工程招投標工作準備、建設工程施工招標、建設工程施工投標、建設工程開標與評標、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建設工程施工索賠共6個教學情境,并以建設工程施工招標、建設工程施工投標、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作為教學重點。

(2)實踐教學內容

結合理論教學,我們設計了招標工作安排、工程施工招標文件的編制、工程施工投標文件的編制、建設工程投標與開標、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簽訂5個實踐教學項目。工程施工投標文件的編制根據一般工程投標實際要求,分為施工招標資格審查文件、工程施工投標文件(商務標部分)、工程施工投標文件(技術標部分)三個部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同步進行,真正實現了“教學做”為一體。

2.教學方法改革

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專業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總體采用項目教學法,對具體教學內容采用任務驅動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融“教學做”為一體。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1)項目教學法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學院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將項目教學貫穿課程教學的始終,并要求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編寫工程項目招標工作計劃,編制招標文件、投標文件,簽訂工程施工合同等,達到教學內容和實際工程項目的緊密結合。

(2)任務驅動法

在課程教學中,以學院實際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流程為主線,學生以不同角色完成工程招標、投標、評標、合同簽訂等各階段具體工作任務,教學過程就是實際工作過程,達到“教學做”于一體。

完成具體教學任務時,可以分為任務描述→任務布置→信息準備→任務實施→考核評估→任務總結幾個步驟進行。

(3)角色扮演法

在完成實踐教學任務時,讓學生自主分組,模擬招投標中的部分工作流程,扮演不同角色,搜集所需知識、資料,討論制訂工作計劃并實施。例如,在招投標階段,學生分組扮演招標單位組織人員、招標代理人、投標人;在開標評標階段分別扮演招標人、投標人、招標辦監督人、公證人、唱標人、監標人、記錄人、評標專家等角色;在合同談判及簽訂階段扮演發包人和承包人代表。這樣,既能讓學生理解實際工作的內容和要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4)案例分析法

在課程教學中,結合具體教學任務,選擇一些典型的工程招投標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加強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改革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方面,積極探索云課堂線上線下教學,可利用“職業教育數字化學習中心”(也稱“智慧職教”)教學平臺建立豐富的課程資源庫,并形成在線教學課程,達到課前、課中、課后在線互動教學,增加學生平時教學的參與度。運用相關教學平臺,教師可以進行以下工作。

(1)發布課程信息

在資源庫中可以發布課程教學標準、電子教案、PPT課件、實訓標準、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或行業規范及標準、習題庫、教師課堂授課錄像、微課、圖片素材、招投標相關網站等,以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

(2)開展輔助教學

結合課堂教學,與學生進行網上互動。主要包括:發布公告,學生課前、課后查看PPT等教學資料進行預習或復習,課堂進行在線互動測試、交流、考勤,發布課后作業并進行在線批閱,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學習內容,教師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

學院非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大部分參加了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部分教師進行了學歷提升獲得碩士研究生學位,選派教師參加國家職業教育骨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參加高等職業教育教師教學能力培訓,參加全國高等院校BIM應用技能比賽師資培訓,參加微課設計與開發學習等。培訓結束后,教師進行學習情況交流匯報,大大提高了團隊專業知識水平和課程建設能力。

(2)進行專業建設及課程建設交流

學院組織全體專職教師赴國家級示范院校進行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學習交流,與相關領導及課程建設負責人和課程建設團隊成員進行座談交流,觀摩課程常規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獲取課程建設經驗。赴陜西省首批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國家骨干示范高職院校參觀建筑類專業實驗實訓室,現場觀摩教師利用“藍墨云班課”教學平臺進行互動教學的情況,與授課教師利用互動教學平臺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學習,提高了教學團隊在課程改革、實驗實訓室建設、應用現代教學工具等方面的能力。

(3)下企業鍛煉和調研,提升團隊成員專業實踐能力

課程團隊全體成員每年暑期都要下企業進行鍛煉。其中2名教師參加造價公司造價軟件應用實踐,2名教師參加BIM應用技術實踐,2名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和調研,返校后進行企業實踐交流學習。另外,利用學校在建項目的有利條件,全體教師在項目承建單位不同崗位掛職,參加項目實際工作。通過實踐,提升了教學團隊的實踐應用能力,使教學更加切合企業實際。

5.加強校內實踐條件

學院在原有工程造價與CAD實訓室的基礎上,新建成招投標實訓室1個,工程造價與CAD實訓室2個。實訓室配置招投標模擬實訓系統,可以完成編制招標計劃、資格預審文件及招標文件、發布資格預審公告、進行資格預審、標書發售、現場勘測及投標預備會、編制投標文件、投標與開標、評標與定標、中標公示、簽訂合同等實踐教學任務。模擬實訓系統按照實際招標要求,配備電子招投標平臺,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可以模擬不同角色,完成招標、投標、監督等工作。

課程建設形成的主要特色

1.課程以學院實際建筑工程項目為載體,以職業能力、素質培養為目標,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了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

2.形成“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課程教學通過完成學院實際建筑工程項目招標、投標及合同簽訂與管理等工作任務,融“教學做”于一體,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突出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

3.課程教學內容緊跟國家標準、規范及法律法規。課程教學內容對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并及時根據最新法律規范更新教學內容。

4.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互動性。在線教學平臺可以提供學習目標要求、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習題庫、試題庫和豐富的工程案例等教學資源,學生可以通過平臺自主學習,并在線交流,在線測試學習效果。

5.利用智慧職教和課堂派在線平臺進行教學,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課堂派不同于其他教學軟件,不需要單獨下載,只需要關注課堂派公眾號并進行注冊就可使用。利用課堂派,可以發布課前預習,組織課中互動,快速發布作業,在線批閱作業,作業查重,成績統計,隨時與學生溝通。老師發布課堂預習、課堂考勤、互動、布置作業等都會在微信中進行提醒,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隨時交流。可以將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與期末測試全面結合,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敏:《高職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建設實踐》,《現代職業教育》2016年第7期。

[2]侯紅:《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建設探索》,《科技經濟市場》2015年第9期。

[3]劉志堅:《精品課程建設之我見——以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建設為例》,《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