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建工作考核機制探討
作者:文 毅 西安工程大學理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09-10 11:14:5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高校黨建工作是指大學、專門學院、高等學校等,由專門的工作機構或單位進行的黨的建設方面的工作。如今黨建工作在各大高校中如火如荼地進行,而如何考核黨建工作進展情況、黨建工作是否存在局限性,也是各大高校關注的問題。為此,本文重點就現有的高校黨建工作考核機制是否能夠真正反映黨建工作情況作出分析,分別從現有機制的科學性、局限性以及如何更加科學合理地創建高校黨建工作考核機制進行探討,為高校黨建工作提供科學化保障與基礎。
【關鍵詞】高校黨建工作 考核機制 現存弊端 新思路
隨著高校黨建工作的進行,針對其考核機制的探討一直是熱點。高校黨建工作考核機制越來越完善的同時,終究還是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考核內容不全面、考核力度不足、考核方向不正確等。本文將對現有機制存在的問題作出分析,并提出一些更科學、合理的新方法,希望進一步完善高校黨建工作考核機制。
高校黨建工作內容
黨建,意為黨的建設。黨的建設是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與黨的建設相統一的結果,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實踐應用。
1.黨建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研究黨建的理論科學;其次是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指導下所進行的黨建實踐活動;最后是作為理論原則與實際行動兩者中介的原理科學。
2.黨建的內容包括:黨的思想建設、黨的組織建設、黨的作風建設、黨的制度建設、黨的反腐倡廉建設、黨的純潔性建設等,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實踐應用性,從而更好地指導黨在不同時代、不同情況下始終保持先進的工作狀態與活動狀態。
3.高校黨建的方式:高校黨建主要是針對高等院校中黨組織自身及其附屬組織的建設性工作內容,其工作的領導方式主要是以黨委為核心的校長責任制式,并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結合高校的高等教育,將國家同期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統一協作,更有效地促進和提升高校黨建工作的進行和教育的落實。
4.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主體要求有效促進高校黨組織領導自身的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對工作內容、工作方式方法及其考核機制予以完善并創新。次體要求高校黨組織在自身領導下推動高校學習、研究、實踐三者有效結合并發揮最大效益。最后要求高校黨的建設能加強高校黨組織自身的領導地位,并促進高校各工作機制順應時代而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使黨的先進性與高等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5.高校黨建工作的實施:首先是黨的執政能力的建設,這是黨的最根本建設。要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組織、制度和作風建設,突出黨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次要保持并發展黨的先進性,這是馬克思主義黨建理念中永恒不滅的課題和工作。最后要深入加強黨的制度和作風建設,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保持黨的純潔性、先進性,并鞏固黨的執政能力與地位。
高校黨建工作考核機制
高校黨建工作考核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標準、方法和程序,對高校黨建工作的進展和成果及其工作價值進行評估、衡量、考核、判斷的一種行為,其目的在于以考核促建設,以考核促改革,考核與建設相結合,重在建設。
1.高校黨的建設工作考核機制的重要意義:如今,隨著高等教育的大力發展,高校越來越成為社會中各種思想文化相互競爭、相互激蕩的前線,而如何保持高校思想文化競爭力的正當與和諧,離不開高校黨組織的領導和對黨的建設工作。面對當前的新形勢,高校黨組織只有積極地通過建立健全充分適應高校自身特點的黨建工作考核機制,全面開展高校黨建工作考核評估,及時整改高校黨建工作中現存的目的不明確、思路不清晰、方法不得當的不良狀況,才能將黨的執政地位和黨建工作在高等教育發展、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核心地位與基礎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2.高校黨的建設工作考核機制的考核原則:(1)導向性原則。即以新時期黨的指導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充分發揮考核標準對高校黨建工作的引導指向作用。(2)可測性原則:是指在確立得當的考核標準、正確的指導方向后,對黨的建設工作是否能夠有效執行操作所作出的判斷評測。(3)可行性原則:是指在有可靠的導向性、有效的可測性基礎上,能否對施策目標進行考核評定的探討性原則。此原則講究必須有可靠切實的能通性,不需要過多冗雜的步驟。另外,也不可缺少評測重點,避免考核機制泛泛之談,使可行操作無用武之地。(4)系統性原則:是指高校黨建工作結合導向性原則、可行性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制訂系統、綜合、合理、科學的考核機制,全面把握工作中的各個項目,實現黨的建設工作考核評測的系統性。
3.高校黨的建設工作考核機制的體系構建:《普通高等學校黨建工作基本標準》將高校黨建工作體系構建分為黨委對學校工作的領導、領導班子建設、黨的總部支部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機構和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六個體系。根據這六個方面的體系一一對應設立全方面立體的黨建工作考核機制,要能反映每個環節在高校體系中的特色。
高校黨建考核機制現存弊端
1.基層工作考核標準不正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主要是針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選拔優秀人才,而如何“選拔”和何為“優秀”成為難題。如果考核機制標準不完善,很容易出現偏離正軌的危險。例如,部分高校在學生黨員選拔發展過程中只注重硬性指標,黨建工作部門考核標準包含學習成績排名、學生擔任干部情況,甚至學生家庭背景這種容易滋生腐敗的條件也列在其中,而不是深入考核入黨積極分子實際的政治思想和積極程度,致使高校黨建工作在基層中表現膚淺、勢利。
2.建設體制考核指標不清晰:在對于高校黨建工作考核評估體系中過多地以業務工作為主的問題上,往往是由于其黨組織不能明確工作目標和自身狀況,導致考核過程不能落實到位。
高校黨建未來考核機制新思路
在新時期的黨建工作中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推動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發展,并不斷在黨建工作考核機制這方面做好嚴管創新工作,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各部門的職能并強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在高校中進行黨建工作,應將黨建工作對高校科學化水平的影響放在首位,具體創新的措施要突出高校黨建工作的目標重點,推動高校內黨建工作科學化、可持續化。要充分利用黨的核心思想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黨建工作中的導向作用,對現有不足制度進行深刻改革創新,始終在確立黨的指導下對人才培養方面做到公平公正、客觀科學。
高校黨建工作不僅要有完善的、健全的體系制度,還要有嚴格的、公正的工作考核評估機制。擁有一個完整的、嚴格的、規范的考核機制,是推進黨建工作科學化的重要一步,通過完善考核評估機制,能隨時掌握整體工作狀況,從而使黨組織能夠更好地進行工作反省和下一步工作的部署。建立健全新考核機制的同時,還可以創新高校黨建工作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使黨建工作更加合理化、科學化,下面列舉幾種創新思路。
1.創新黨建工作組織模式:依據黨的思想理論,在黨組織領導下讓廣大學生充分發揮班級建支部工作,爭取實現高校內各級各班有支部的黨建格局,同時大力展開各支部下屬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并保證考核評估機制監管到位,才能使黨組織的領導發揮得充分合理。
2.創新黨建工作載體呈現: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化載體模式逐漸領導年輕人的世界,如果黨建工作實現信息化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其自身工作的科學性,也能完善更科學的考核機制。在這種工作載體呈現下,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會更加順利,更加深入人心。
3.創新黨建工作考核理念:根據組織部門考核機制不合理現象進行改正,即創新黨建工作考核理念,樹立正確的考核目標,杜絕只做業務工作或表面工作的現象,把考核評估機制的核心任務用在建設更科學、更合理的黨政上,為黨的執政地位、黨的建設工作做嚴格監督和扶正工作。
結 語
高校黨的建設工作與高校文化教育工作甚至社會經濟文化工作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重要工作。高校黨建工作是否順利成功,影響高校文化教育的水平,影響今后社會政治經濟的穩定。高校教育工作具有時代性特點,牽引著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方向,所以黨建工作要順應時代發展。然而,能將兩者相輔相成的是高校黨建工作考核機制的正確監督管理和理性判斷,好的考核機制不僅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到位,更關系到黨在高校中的執政地位與執政能力,只有黨擁有至高的執政地位和能力才能促進黨的建設工作更加科學合理開展。
參考文獻:
[1]周浮:《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探究》,《現代國企研究》2016年第2期。
[2]曹柳敏:《提高高校黨建工作水平策略》,《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年第2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