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營銷專業教學與“雙創”教育的融合之路探究
作者:劉 茜 李 帆 劉建偉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09-10 16:11:2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思潮引導下,創新創業教育成為教學發展的新目標,如何依據教育發展新需求更新教學理念,變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成為當前第一要務。為此,本文以創新創業教育內涵為切入點,分析汽車營銷專業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驅動因素,并探尋教育發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雙創”教育 社會需求 汽車營銷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進入了戰略調整的關鍵時期,要尋求新的發展動力源,打造發展新引擎,從而實現穩增長,擴大就業空間的目的,就必須走創新創業發展之路,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舉措得以深化和推進,并成為引領各行各業發展的新方向。在此“雙創”思潮影響下,高職院校汽車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其必須以現實社會發展需求為根本導向,注重學生創新創業知識和能力的綜合培養。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汽車營銷課程教學要立足實踐需求,深挖教育發展中的問題,并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界定,對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重構,從而更好地滿足“雙創”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雙創”概念的引入
“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職院校發展的新目標,其衍生于國家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研究和認知。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新常態調整,黨中央、國務院將創新驅動、創業發展作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方向和主要抓手,而人才是創新的關鍵因素,創新驅動實際上是人才驅動,人才也是創業發展的主體支撐。因此,迫切需要將“雙創”發展思想引入現代教育發展之中。2015年10月20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作出重要批示:“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既要認真扎實學習、掌握更多知識,也要投身創新創業、提高實踐能力。”由此,創新創業作為一種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教育觀和形式,以基礎知識、實踐技能和社會適應性為目標導向,以創新創業意識、思維及能力的綜合提升為核心內容,通過系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深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并以此進行創新思維及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素質和技能。創新性、實踐性和創造性是其基本特征。
汽車營銷專業教學與“雙創”教育融合的驅動因素
1.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的有效驅動
社會適用性是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歸宿,高職院校汽車營銷課程教學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根據社會需求變化,隨時調整教學模式,使人才質量與社會需求協同發展。當前,在新常態戰略引導下,社會經濟結構優化調整,“雙創”理念深化發展,新經濟發展成為主流方向。以技術突破、創新和發展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為先導,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技術支撐,以技術創新和新業態發展為核心的全新布局正在加緊推進。因此,未來社會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職業能力的汽車類營銷人才,更需要有創新創業能力,能夠適應汽車新業態發展需求的新型人才。為此,將“雙創”教育融入汽車營銷課程體系中,重新定位教育目標是未來教育模式改革的第一要務。
2.緩解嚴峻就業壓力的基本策略
就業是培養學生的基本目標,也是民生之本。但在日趨激烈的就業形勢面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面臨著諸多難題,隨著畢業生數量逐漸增大,待業問題逐漸凸顯。據教育部數據調查顯示,目前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待業率達到30%以上,其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占很大比例,且有增無減。在此形勢倒逼下,在高職汽車營銷課程教學中引入創新創業教育成為謀求“新就業”的重要途徑,可通過教育模式的深化變革,以“雙創”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正確認知和了解創新創業的作用與價值,開闊就業視野,確定多元的創業創新就業觀,變被動就業為主動創業,并以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雙向融合”發展,逐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技能,增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3.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高職汽車營銷課程作為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模式創新發展中,必須緊密結合學科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實際,將創新創業教育深植于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理念融合、目標融合、知識融合、機制融合和模式融合。在深度融合中突出重點和主線,通過教育理念創新與價值引領驅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再造,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創新創業實訓支撐,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汽車營銷專業教學與“雙創”教育融合的思路
1.確立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方向
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高職汽車營銷課程教育改革應該秉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原則,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人才培養全過程,立足職業教育本質和專業教育特質,面向汽車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維護檢修等新業態發展方向,兼顧課程與能力教學、專業與思維教學的多層次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和考核評比的同時,對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進行引導與開發。在強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培養和訓練的基礎上,努力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創新的能力。
2.構建分層教學體系
要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全面育人”的目標,高職汽車營銷課程必須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立足專業特色,秉承“面向全體、結合專業、梯次遞進”的原則,將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公共關系學、消費心理學、汽車機械原理、汽車新技術與新構造等與汽車營銷相關的內容納入課程體系。具體而言,對低年級學生應以通識類必修和選修課為基礎,進行創新創業基本知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對有創新創業興趣的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啟發式教育,通過組織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訓練,提升實踐技能。對有強烈創新創業意愿并愿意付諸行動的學生,可開設市場營銷管理與運營實訓班,給予正確引導,培養創新管理能力,從而支撐汽車營銷產業領域的新發展。由此便可形成涵蓋“通識課+專業課+個性發展課+創新創業課”理論與實踐“四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同時,要注意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均衡發展,傳統汽車營銷課程設置存在片面的“知識本位論”“能力本位論”等偏激性,致使結構失衡,很容易讓學生“眼高手低”,無法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發展需求,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性。
3.推進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建設發展
高職汽車營銷課程教學改革要以實踐為導向,依托學科專業優勢,集聚高校、政府、企業和社會資源,以創業園或項目孵化基地為基礎,強化與相關企業、產業園區、創投機構緊密結合,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快速發展。可根據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需求,以“企業真實項目”為載體,在項目推進的不同階段,建立創新創業服務實踐平臺,為創新創業實踐、創新成果轉化提供場地、設備、指導教師等。同時,要注重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可通過“首席營銷人才、創新創業引領者、營銷能手帶徒工程”等項目,引進汽車營銷一線人才或能手為“兼職”特聘教師,與專職教師形成協同教學機制,為汽車營銷行業培養高端創新創業型人才。
結 語
創新創業是引領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隨著“雙創”發展理念的滲透,高校汽車營銷課程的功能定位得以更新,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增強學生理論與社會實踐技能,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新目標。為此,汽車營銷課程教學中,應該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需求,立足現有問題,從目標確立、內容整合和方法變革等多個層面出發,構建分層次、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進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方向。
參考文獻:
[1]趙文雅:《高職汽車營銷課程教學方法探索》,《信息系統工程》2012年第6期,第146-147頁。
[2]劉秀莉:《淺議汽車營銷專業實訓實踐教學》,《商業營銷》2012年第4期,第204-206頁。
[3]王彥梅、李佳民:《高職汽車市場營銷項目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職教論壇》2012年第8卷第3期,第28-30頁。
[4]黃華、余秋蘭:《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分析》,《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24卷第2期,第72-75頁。
[5]洪燕云、李南:《“市場營銷學”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2期。
